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日前,2017" /> 大馬土生華人文化旅游節:夜市擺攤秀創意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大馬土生華人文化旅游節:夜市擺攤秀創意
2017年09月01日10:56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日前,2017馬來西亞登州土生華人文化旅游節熱鬧舉行,不但帶旺了唐人街商販的生意,也有許多當地人在夜市擺攤做生意,秀起了手藝。

  今年文化旅游節的夜市,獲得當地及外地商販的熱烈響應,有些商販從第一屆就開始參與,有些則是第一次參與,共有近百多個攤口,所售賣的食物、飲料及商品種類多樣。

  在眾多商販當中,有些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擺攤:有些是為了湊熱鬧而擺攤,有些為了推廣文創產業,有些則為了未來進軍飲食業而測試市場反應,此項活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發揮創意、展示才華的舞台。

  黃艷莉:自制薯條醬料

  “這是我和3名好友第一次在文化旅游節擺攤,主要售賣特色薯條、意大利面、泰國涼拌沙律及登州傳統食物,所有食物都是我們親手烹調,就連薯條的醬料也是自制的。”黃艷莉說道。

  “我們當中,除了我是從事飲食業有關的便當外賣生意,其他3人是其他領域的專才,雖然白天上班,晚上擺攤,可是我們不會覺得辛苦或勞累,我們希望和大家分享我們研發及制作的美食。顧客對我們賣的食物感到滿意,有些還會再度光顧,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

  他們4人都熱愛烹飪,通過此次活動擺攤,讓他們發揮廚藝,也收集顧客對於食物的評價,以便進行改進。

  陳雅盈:甜點果汁反應不錯

  陳雅盈說:“我和好友林慧蘭及黃佩菱湊熱鬧在夜市擺攤,今年是我們第二次參加這項活動,賣的全是我們3人手工制作的西式甜點及鮮榨果汁,反應還不錯。”

  “我們都不是從事飲食業者,可是平時喜歡烘培,所以決定售賣我們手工烘培的芝士塔及水果塔等,還有布丁及果汁,希望讓大家吃到外面商店沒有的好滋味。”

  他們覺得作為當地華人,應該以行動支持、參與這個活動,在夜市擺攤,多出一份力。

  潘俊慶:擺攤測試市場反應

  “我本身經營家具生意,未來計劃進軍飲食業,因此借著這次機會擺攤賣快餐,測試市場反應。”潘俊慶說道。

  “我們賣的快餐包括炸雞塊、炸薯塊及特調飲料,用的全是新鮮食材並親手制作,加上獨家秘方調制的3種醬料,成為我們攤口的特色。”

  這次擺攤得到不錯的響應,顧客對他們的食物給予好評,讓他得到很大的信心,“同時我也趁機觀摩其他熟食小販如何經營攤口,為未來的飲食生意做好准備。”

  羅俊偉:盈余捐助慈善

  羅俊偉談到:“我和6名同學趁著學校假期在這次的夜市擺攤,希望可以通過活動賺到錢,扣除食材成本后,盈余將捐給慈善團體。”

  “在這之前,我們曾在學校的活動擺攤,獲得老師的協助,這次除了家長幫我們准備食材外,開攤做生意全是我們全權負責。我們一起研發菜單,測試多次后決定售賣威化餅、水果羅惹、糖水及冰沙飲料,顧客都給予正面評價,讓我們很開心。”

  這次擺攤得到很好的經驗,他們學到做生意要大膽、有創意,才可以吸引顧客光顧。

  曾君友:宣傳登州美景

  “我和愛好攝影的朋友楊仕德及連悅晴,把我們拍的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及冰箱吸鐵,希望通過這兩樣成品,宣傳登州的美景。”曾君友說道。

  “我們發現文化旅游節的文創產品很少,所以就突發奇想,使用我們平時拍攝的照片制作成文創產品,並設定主題為《看見登嘉樓》,當中60%照片是在唐人街拍攝的。”

  他們推出4套明信片,每套有4張,冰箱吸鐵則用14張照片制作而成,他們3人以不同拍攝手法及拍攝角度拍下登州被忽略的美景,為推廣登州旅游業做出貢獻。

  賴雁妮:包包都是獨一無二

  賴雁妮講道:“我從第一屆的文化旅游節就開始擺攤售賣手工拼布包包,作品包括手機袋、環保袋、束口袋、多功能萬用包等,每個包包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賣的拼布包包從打樣板到縫制都是親手制作,用的是別人不要的碎布,包包的款式不會重復,而且又環保,希望更多人懂得欣賞這樣的拼布包包。”

  “文化旅游節夜市給了我一個平台發揮創意,也讓更多人認識我的作品,我也得到不少鼓勵,讓我有信心繼續創作下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