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舉行" />
在即將舉行的一場慈善馬拉鬆活動中,人們將首次見到華人義工的身影。這群參加此次慈善長跑的華人均不是運動健將,但他們參賽的目的明確:讓更多的人注意到他們的慈善機構天使心國際公益基金會。這一創立了整整10 年的基金會,是專為中國偏遠山區心臟病患兒提供治療資金的組織,在過去10 年中,該基金會已協助成功救治了128 位罹患心臟病的甘肅貧困兒童。 盧睿萌在教小朋友作畫。 感同身受 創立基金下鄉救助 今年的南加州長堤慈善馬拉鬆活動將於10 月7 日和8 日在長堤市的沿太平洋海岸線開跑。新晉加盟參加的華人慈善組織天使心國際公益基金會第一次參與便很快獲得超過150 多名義工及華人社區馬拉鬆愛好者的報名支持,分外引人矚目。 在今年2 月剛剛成功舉辦了天使心十周年慶典之后,天使心國際基金會再次成為華人社區倍受肯定的慈善公益之星。從獲得越來越多善心人士及南加社區的大力支持,到這次聲勢浩大加入長堤馬拉鬆競跑活動,天使心已然走入主流社區的視野,不得不令人稱奇。 帶著諸多疑問記者採訪了天使心國際基金會的創始人李守燕博士。李博士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背景,從事心臟瓣膜研究和相關產品開發30 余年,現在在南加州一家醫療器械公司任CTO。 大約十多年前李博士女兒的出生幾乎改變了一家的人生。由於復雜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李博士女兒剛出生便差點兒夭折。像是命運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多年從事心臟病醫學研究的專家,面對女兒一出生就遭受心臟病痛折磨卻束手無策,幾乎無能為力。雖然幾經搶救磨難,李博士幼小的女兒勉強保住了生命,但是一家人開始陷入了無望的擔憂與深深的無力感。女兒虛弱的身體一直不好,為了避免外出感染致命的肺炎,一段時間一家人從此幾乎和外界隔離。李博士深深體會到在脆弱珍貴的生命面前,一切欲望、一切物質的追求只是一時虛幻的泡影。 時隔不久,李博士偶然在網上看到遠在國內甘肅的一位家境貧窮的女孩,由於無法支付2.5 萬元心臟手術的費用遺憾而心痛地失去了生命。女孩的情況其實只是一例簡單的心臟手術,卻因為交不起折合不到5000 美元的手術費用被耽誤了生命。這一則消息再次刺痛了李博士。 生命的真正意義究竟是什麼? 李博士開始思考,以自己35 年心臟病研究的專業資歷,經驗,人脈, 完全有條件做點什麼,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不能夠再這樣無動於衷,視而不見。2007 年開始李守燕博士發起,在南加州爾灣市正式成立天使心國際基金會。在教會朋友們的幫助下開始為天使心籌募資金,2008 年天使心基金為遠在中國甘肅農村的一位罹患心臟病的兒童病患支付全部心臟手術費用,這是天使心第一例捐助心臟手術費用救治的甘肅貧困兒童。目前這孩子已經快15 歲,上初中了。 深入甘肅偏遠山區送愛心 第一例手術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李博士,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社區愛心義工的加入,甚至更多的青少年義工投入其中。從2008 年起, 李博士和天使心義工每年定期組織義工隊前往甘肅省最貧困的定西, 會寧地區為心臟病兒童聯系醫院, 捐助手術費用,並親臨貧困的山區鄉村去家訪,探醫院,更重要的是在他們最無助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陪他們一起走過一段生命的歷程。 據李博士介紹,天使心義工嚴格遵守所有募款義款專項專用於救治更多有需要的心臟病患兒,十年來天使心所有成員完全義務服務,無私奉獻。 在天使心義工的感召下,不僅得到越來越多社區民眾的關注捐助, 也得到了包括EdwardsLifesciences, Capital Group 等公司的長期捐助支持。從2007 年天使心成立之日到今年整整十年的堅持歷程,從第一年1 例手術,到目前每年20 例手術,天使心募集基金已經成功救治了128 位罹患心臟病的甘肅貧困兒童,也影響改變了更多人的生命,不只是被救治的孩子, 也包括親歷參與幫助的每一位義工。 天使心義工在甘肅農村。 高中生訪偏遠農村被震驚 曾經的天使心基金會主席、目前就讀於UCLA 醫學院四年級的王雨寧同學,高中時期開始服務於天使心。她講述了她第一次去甘肅農村探訪心臟病兒童時的震撼和生命的觸動:在甘肅農村的一個多星期裡,義工們跟隨當地醫生走訪了心臟病兒童的家庭,了解情況,看望病人,但是所看到的每一家的景況太令人心酸震驚:泥巴房子,幾乎家徒四壁,沒有什麼肉吃,不能洗澡,挖個坑坑就是廁所。但是他們卻把自家種的最好的蔬果全部拿出來款待前去的義工,那些原本是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平時根本舍不得吃。 王雨寧同學說,她當時的感受一方面是震撼觸動,一方面深深意識到自己生活在美國有多幸福,多幸運,以前卻不知珍惜。去甘肅做義工的經歷讓她開始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利用自己幸運的生命做有意義的事情,去幫助中國那些苦苦掙扎、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也因此她更加堅定了進入醫學院學醫的目標,希望學有所成,將來有機會把自己在美國學到的先進技術帶到甘肅的醫院救治更多生病的貧困孩子。 中美患兒心靈相通 今年即將申請大學的盧睿萌同學,天使心青少年義工俱樂部主席,出生時也曾經是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在父母的鼓勵下剛上中學時就已加入天使心義工隊。 同樣的先天性心臟病經歷,感同身受,對探訪的患兒更多了一份理解,也成為他們知心的朋友。熱愛藝術的盧睿萌同學隨天使心義工團隊多次回中國下鄉前往甘肅農村做義工,陪伴生病的孩子,安慰他們,鼓勵他們,用孩子們從未見過的吉它為他們彈奏音樂,教他們畫畫。在他們生命中最痛苦最無助最慘淡的日子裡,像黑暗中溫馨的光,陪伴支撐他們走過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段歷程。 正如盧同學的媽媽、天使心資深義工安嵐所說,給孩子們愛最重要,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有愛就沒有懼怕。這些發自生命的感受也深深融入盧睿萌同學在甘肅期間的畫作裡,深刻銘心,極具藝術震撼力。 類似盧睿萌同學和王雨寧同學的經歷在參加救助甘肅心臟病患兒的青少年義工中不乏其人。十年來,天使心義工幾乎和所有救助過的心臟病患兒保持聯系,繼續關注他們的成長,最小的不到幾歲,最大的已經順利工作成家,也有一些幸運地考上了大學。他們共同的心聲是感恩生命中這些幫助過他們的天使,以自己再生的生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已經死過一次的人,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採訪最后,當我問到李守燕博士發起組織天使心這十年來最大的感觸是什麼,他毫無猶豫地說:你記得誰,誰記得你!生命很脆弱, 財富不能留,follow yourheart,做真正觸動你心靈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