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曾繁興" />
圖為曾繁興出席文化交流活動。
資料圖片
8月初廣州市天河北的一間書店裡,一場名為《行動中的價值觀:中國文化在多元環境中的作用》的講座上,79歲的主講人曾繁興,身份是毛裡求斯前文化與藝術部長。
“非洲客家人”“毛裡求斯的華人部長”“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都是曾繁興的“標簽”,他曾說:從毛裡求斯到中國,我用了一生的時間。
客家孩子
1938年,曾繁興出生在毛裡求斯路易港的華人聚集區。在毛裡求斯這個多民族的國家裡,華人大部分是來自於廣東梅縣的客家人。早在19世紀60年代,居住在中國廣東、福建的客家人開始大量涌入毛裡求斯。隨著時代的變遷,客家人隊伍也在不斷的壯大。在現今毛裡求斯130萬的人口裡,有2%是華人,而客家人又佔據了其中的九成以上。
和許多華人在海外居住的社區一樣,在路易斯港、唐人街蓬勃發展著。華人的文化早已成為毛裡求斯文化的一部分,春節便是當地的公共假期之一。在曾繁興的推動下,中國在毛裡求斯首都設立了文化中心。這裡還有很多中文學校,人們可以在此學習廣東話、客家話或普通話。
在2013年10月舉辦的“國際移民與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曾繁興以一名海外華人的身份,詳細講述了客家人從初入異鄉的陌生不適到融入地方后得到當地人尊重的移民過程。同時,在他著的《客家史詩》等書中,也不遺余力地向世界介紹和推廣客家文化、中國文化。
杰出華人外交官
在曾繁興30歲那年,毛裡求斯正式宣告獨立。對於這個國家來說,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新外交官的選拔被提上了日程。在一場選拔考試競爭中,曾繁興脫穎而出。之后,他便被派到日內瓦國際高等學院攻讀法律、經濟和國際關系。學業完成后,曾繁興即作為一名干練的外交官馳騁於國際舞台,開始了他的外交事業,一干就是20多年。
歲月不停更迭,但曾繁興始終積極推進中國同毛裡求斯的合作。中毛的合作和友誼開始於毛裡求斯獨立之初,多年來,兩國之間的友誼不斷加強。路易港和佛山市、波荷市和廣州市都建立了一對一的交流模式。
在2015年8月舉辦的世界客商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上,曾繁興介紹道,中國早期移民大多在毛裡求斯的農村地區定居,在那裡他們開零售店鋪為印度勞工服務,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友誼,互敬互愛。
中非交流使者
任毛裡求斯文化部長期間,曾繁興全力推動中毛兩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1996年和1998年這兩年,他率毛裡求斯政府文化代表團訪華並與中方簽署《中毛兩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1998—2000年度執行計劃》。1999年9月,他應邀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國慶觀禮。
2010年9月2日是第一位中國客家人抵達毛裡求斯150周年紀念日,曾繁興應邀赴中國文化中心,進行一場主題為 “發現中國”的講座——《從梅縣到路易港》﹔2013年10月,曾繁興來到梅州,在由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和中國客家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國際移民與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他以自身經歷介紹客家人在毛裡求斯的發展﹔2016年12月10日到11日,曾繁興參加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化新模式”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高度贊揚“一帶一路”倡議,認為中國開創了可共商、共建、共享的包容性新型國際合作模式,是真正具有海洋意識和全球意識的遠景規劃﹔2017年7月,曾繁興接受中國文化部和中國社科院的邀請,到北京出席中國研究專題研討會,並做“共同價值觀作為相互發展的關鍵”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