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華僑華" /> 旅法僑界舉辦張朝林遇害周年祭 法媒集體發聲呼喚正義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旅法僑界舉辦張朝林遇害周年祭 法媒集體發聲呼喚正義
2017年08月09日14:38  

1

旅法華僑華人和亞裔團體集會紀念一年前遇害的張朝林。(步瀟瀟 攝)

  8月7日下午,旅法華人在張朝林遇害地點發起張朝林遇害一周年紀念活動,希望以此活動向法國政府和民眾表達華人群體反暴力、反歧視的決心和意願。張朝林家人、旅法華人代表、歐拜赫維利埃(Aubervillier)市政府以及聞訊而來的中法群眾等兩百余人參與了紀念活動。

  2016年8月7日,旅法華人張朝林在法國93省歐拜赫維利埃市遭三名男青年暴力搶劫至重傷,於8月12日不治身亡。法國司法當局於近日宣布以“暴力搶劫致死”罪名,並因“情節嚴重的種族主義犯罪”將三名涉案人中的兩人移送重罪法庭審判,另一人送交未成年人法庭處理。

  “不要再有第二個張朝林”

  當天的悼念活動於下午4點在歐市學校路(rue des ecoles)開始。張朝林的妻子、妹妹、妹夫等人來到現場,在張朝林的遺像前點燃蠟燭。活動組織者及旅法華僑華人社團代表身穿寫有Securite pour tous(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白色上衣,向遺像敬獻鮮花。歐拜赫維利埃市政府多位副市長來到現場,向家屬表達慰問。

  張朝林辭世后,旅法華人華僑反響強烈,多次舉行悼念活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暴力、要安全”游行示威,要求法國政府改善地方治安。今次活動發起方之一、法國華裔青年協會會長王瑞告訴歐洲時報記者,舉行此次活動是希望法國社會不要忘記張朝林是因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而被害。

  “犯罪嫌疑人因為張朝林是華人而認為他有錢、容易打劫、犯罪風險較低而進行暴力搶劫。現在在法國還有很多這樣的華人受害者,不安全感依舊很強烈。”王瑞說。

  王瑞說,此次悼念沒有設定任何講話環節或口號,活動信息通過微信群發送給在巴黎的華人,並通知歐拜赫維利埃市政府,希望大家自由前往紀念。記者注意到,從下午3點鐘開始,已有多家法國媒體記者來到現場報道,並且有兩輛警車及多名警員駐守在街道兩頭。

  17點30分,集會現場全體人員為張朝林默哀一分鐘。張朝林的妻子和妹妹始終在遺像前哭泣,沒有接受任何媒體採訪。張朝林的妹夫王金珍告訴記者,事情已經過去一年,但全家人仍舊沉浸在悲痛的情緒之中。盡管提出了補償的相關訴求,但從案發至今,張朝林家人沒有收到來自歐拜赫維利埃市政府任何形式的補償,張朝林妻子的身份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目前,她隻能通過做更多制衣工作來補貼家用。

  而據王金珍介紹,張朝林的兩個兒子也經常向他傾訴生活不易和悲傷情緒。張朝林的母親至今郁郁不安、身體欠佳。家人並未告知她今天的紀念活動。

  王金珍說,目前全家人都希望法國方面能盡快懲罰凶手、伸張正義,並確保改善該地區安全狀況。

  堅決反對針對華人的歧視

  歐市副市長Jean-Jacques Karman在現場接受歐洲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張朝林事件具有明顯的種族歧視色彩,今天市政府的代表前來是為了堅定表達反對種族歧視的立場。

  市政府已經在保障該地區安全、增加安保力量方面做出努力,同時加強反種族歧視的宣傳,避免此類事件再次上演。這不僅是為了華人,也是為了所有生活在這裡的居民。

  當天,有很多歐市居民自發前來悼念。法國巴黎華人維權中心會長曹華欽是張朝林案發后第一個到達現場的人,並在醫院陪伴張朝林直到最后時刻。曹華欽告訴記者,他今天來到現場,是不希望有第二個張朝林出現,不希望再有中國人遭遇同樣的不幸。街區安寧、增加警力是華人居民最基本的訴求。

  活動發起人旅法華人、媒體人雷丹宇對記者表示,8月7日是一個悲痛的日子,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在華人移民歷史上,這一天是一個轉折點,法國華人的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大大提高。她表示,“我們自己要行動起來,讓法國社會聽到我們的聲音。沉默不會給我們的生存狀況帶來任何改善。”

  在現場採訪的二十多家法國媒體普遍關注事發以來,目前該地區的安全現狀有哪些改進,華人群體提出哪些訴求,政府是否做出響應改進。對此,雷丹宇告訴本報記者,盡管歐拜赫維利埃警察局方面統計的暴力搶劫案件受害者人數有所減少,但就華人社團所掌握的情況,該數字依舊居高不下,並且還有很多受害人沒有報案。盡管同市政府方面的溝通仍在繼續,但對方承諾的監控攝像頭依舊沒有安裝,承諾增加的警力也沒有看到。她希望籍今天的活動,呼吁更多受害者能夠站出來報案,並且繼續就安保問題向市政府方面施壓。

  法國媒體再次聚焦張案

  當日,法國各大主流媒體再次重點關注了張朝林事件,並對當天的紀念活動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網民相關評論眾多。

  截至本報發稿,《費加羅報》7日關於張朝林被襲擊一周年的文章(《Un an apres, rassemblement pour le Chinois Chaolin Zhang tue a Aubervilliers》)已有百余條留言。

  有讀者表示:“我們需要能夠決斷的真法官,也需要更多的監獄”。

  也有讀者表示:“總是那些不愛發聲的人最遭殃。為什麼法國政治人物對此漠不關心呢?法國華人是因為勢單力薄所以緘口不言嗎?”。

  還有讀者表達了對華人的支持:“和這些勤勞的華人群體保持團結一致!華人從來不惹是生非,也不在街頭行乞、假裝是受害者,全力支持在法的華人群體”。

  在法亞裔不再做“啞裔”

  為了改變法國社會針對亞裔群體的刻板印象,越南裔女記者伊蓮娜·林仲聯手32名法籍亞裔人士共同錄制短片《法國的亞洲人》。

  該片簡要回顧了一百多年法國亞洲移民史,指出想要抵制針對亞裔的刻板印象,就不能再當“啞裔”,而是要站出來發聲維權。

  伊蓮·林仲感嘆道,亞裔在法國社會的“不可見性”是因為缺乏“代表性”。雖然各行各業都有亞裔的身影,但鮮有亞裔出現在媒體聚光燈下。“集體意識”中的法國人形象不包括亞裔。影視劇作品中幾乎沒有亞裔演員飾演的“普通法國人”。

  伊蓮娜·林仲指出,如今亞洲面孔常常成為暴力侵害對象,充滿對亞洲人種族偏見的段子和玩笑也司空見慣。想要改變日積月累的成見,就不能再繼續逆來順受。她總結道,“反抗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但如果不想被當作‘透明人’,就要敢於發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