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知曉中國音樂、最具聲望的俄羅斯專家”的俄羅斯華裔音樂家左貞觀8月6日現身黑龍江。此次,左貞觀是應哈爾濱中俄文化藝術交流周主辦方的邀請,前來參加自己的作品《俄羅斯音樂家在中國》新書發布會。
“每次來到中國,我都激動不已。”左貞觀說,中國,讓他魂牽夢縈。
作為俄羅斯華裔作曲家,左貞觀的俄語名字維克多·左在俄羅斯廣為人知。他被譽為“知曉中國音樂、最具聲望的俄羅斯專家”,同時也是“在俄華人中最優秀者之一”。
左貞觀16歲隨母親定居前蘇聯,1978年畢業於格涅辛音樂學院作曲系,其創作的交響樂、室內樂作品曾多次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1982年,左貞觀創建了俄羅斯愛樂交響樂團,並先后獲得俄羅斯政府授予的“俄羅斯功勛藝術家”“友誼勛章”等榮譽稱號。
左貞觀在全球音樂領域取得了輝煌藝術成就,但他一直在強調“我的音樂裡有中國情”。“盡管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俄羅斯度過的,但是我從小在中國長大,哼唱的是中國歌曲。中國,是我的根。”左貞觀說,自己創作的音樂中,中國元素所佔比例很大。
俄羅斯留學生耶維奇說:“我和家人都很喜歡左貞觀創作的《小河淌水》,很有東方韻味、富有魅力。”在左貞觀看來,音樂這種藝術形式是最能增進人們相互理解和溝通的工具。每年,他都會帶領優秀的俄羅斯音樂團隊到中國巡演,並向中國觀眾介紹俄羅斯音樂和音樂家。
此次左貞觀帶來的《俄羅斯音樂家在中國》一書,以大量珍貴史料披露了20世紀初,在中國哈爾濱、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的俄僑音樂家及其音樂活動。他表示,希望這本書與他的音樂一樣,能為俄中兩國文化交流帶來積極影響。
在左貞觀等音樂家的帶動下,哈爾濱正在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過去的一年裡,共有200場世界級的文藝表演在哈爾濱上演。
“我用音樂來詮釋自己對中西文化交融的理解。我對中國的感情,都在音樂裡!”左貞觀如是詮釋了自己幾十年的創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