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遠在美國,本與相隔萬裡的湖南沒有牽扯,卻" /> 譚吳保仁:故裡情深 慈心不變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譚吳保仁:故裡情深 慈心不變
2017年07月24日11: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她遠在美國,本與相隔萬裡的湖南沒有牽扯,卻因丈夫的緣故,對這片土地充滿眷念。中美建交后,她與丈夫回到家鄉,積極扶貧助困﹔丈夫去世后,她依然近二十年如一日地捐資湖南,幫扶當地教育、醫療事業。

  她就是年近八旬的美國加州湖南同鄉會會長譚吳保仁。

  心系家鄉

  譚吳保仁出生於福建,丈夫譚德森是湖南鳳凰縣人。上世紀60年代,譚吳保仁與丈夫來到了美國。

  1990年末,譚德森回鄉探親時,得知家鄉村裡有70余戶300多人口面臨飲水困難的難題。譚德森毫不遲疑,主動提出要為村裡修建一個自來水廠,他一回美國就給鳳凰縣匯款了2萬多美元。

  “心系祖國,回報家鄉,關愛教育,幫扶貧困”是譚德森一生的信念。

  從第一次回鄉探親起,他每年都會資助母校鳳凰縣文昌閣小學的優秀學子,鼓勵他們努力學習﹔並經常捐資回湘賑災,幫助湘籍留美學生等。

  對於丈夫的種種善舉,譚吳保仁都無條件支持。將丈夫的家鄉看成是自己家鄉的譚吳保仁說,自己雖然不是富豪,但會盡最大努力回報家鄉。

  繼承遺願

  1998年,譚德森因病在美國去世,譚吳保仁還沒來得及走出這個陰影,就被其房客們以種種莫須有的理由告上了法庭。這場官司整整打了5年,雖然譚吳保仁贏得了最后的勝利,但昂貴的律師費幾乎耗盡了她畢生的積蓄。

  就在此時,譚吳保仁接到了來自丈夫母校的信件。鳳凰縣文昌閣小學校長在信裡說,譚德森曾答應給母校捐建一幢教學樓,現在孩子們上學急需新教學樓,詢問是否可以盡快兌現承諾。

  譚吳保仁並不知道丈夫作過這樣的承諾,但是她相信這是真的。為了幫丈夫完成心願,資金緊張的譚吳保仁抵押了一套房產,為文昌閣小學匯去了10萬美元。2001年,這棟被命名為“德森科技樓”的教學樓在文昌閣小學落成。

  在丈夫去世后的近20年裡,譚吳保仁給文昌閣小學的捐助從未間斷。據不完全統計,她先后為該校捐資200多萬元用於學校硬件建設,為該校捐贈80台電腦、2000套學生桌椅等,使學校硬件建設大為改觀。她還在鳳凰縣設立了“仁德助學金”,資助家庭貧困學生﹔在文昌閣小學設立“譚吳保仁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學生﹔在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和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各捐資5萬美元設立了“譚德森、吳保仁溫暖基金”等。

  談及支持她數十年如一日在丈夫家鄉捐資助學的“動力”時,譚吳保仁只是淡淡地說:“丈夫的心願就是我的心願。”

  言傳身教

  譚吳保仁的言傳身教也深深地感染了子女。如今,她8個子女都事業有成,還接過了母親的“愛心棒”,盡自己所能幫扶家鄉父老。

  次子譚長生是醫學博士、美國執業醫生,他多次隨母親回湖南,並在所到之地開展義診和醫學知識講座。“父親在很貧困的情況下,還能堅持支援自己的家鄉,我很感動。雖然我和妻子暫時不能像母親一樣捐款很多,但我們可以運用知識來幫助家鄉的人。”譚長生說,自己在美國有穩定的工作,但會在假期去為湖南的醫療事業做貢獻。“不管我在哪裡出生,我的根都在湖南”。

  “我會讓子女常回家看看,讓他們記住自己的祖國、家鄉,將慈善事業發揚光大、造福桑梓。”譚吳保仁說,她正在培養兩位兒子做“接班人”,讓他們為家鄉湖南未來的教育、醫療、震災等作出更多貢獻。

  來源:中國新聞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