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華裔科學家得布拉瓦尼克獎 各獲25萬美元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二位華裔科學家得布拉瓦尼克獎 各獲25萬美元
2017年06月30日10:43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

左起: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密歇根大學教授Melanie S. Sanford和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


海外網6月29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布拉瓦尼克基金會與紐約科學院宣布,2017年度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學家獎(Blavatnik National Awards for Young Scientists)授予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密歇根大學教授Melanie S. Sanford和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每人將獲得25萬美元獎金。

該獎項由英國實業家Len Blavatnik的慈善基金出資,於2007年設立,委托紐約科學院管理。每年,美國各大頂尖學術研究機構會提名42歲及以下的青年科學家,由評委會從中評選出3位,分別獲得當年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學家獎的生命科學獎、化學獎以及物理科學與工程獎。

據介紹,此次獲獎的三位青年科學家是從308名提名者中脫穎而出。“三位出色的獲獎者展示了在美國頂尖研究機構完成的杰出科學工作,這些發現將深刻地影響下一代人。”該獎項的發起人Len Blavatnik在聲明中表示。

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鋒今年35歲,他早期在光遺傳學上做出杰出工作,后成為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先驅者,率先在哺乳動物身上使用該工具完成基因編輯。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使得人類可以精准地對特定基因進行切割、剔除、添加,在疾病治療上孕育巨大潛力。目前,他的團隊依然在鑽研如何完善基因編輯技術。他曾和另兩位CRISPR技術先驅共享了加拿大的蓋爾德納國際獎、中國的唐獎。

“人類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基因突變是成千上萬種疾病的源頭,其中大部分是無法治愈的。”張鋒說,他的夙願是有一天能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來消除這些致病的基因突變。

化學獎獲得者Melanie S. Sanford是一位有機化學家,今年42歲,她構建、合成了一系列“讓世界更美好”的化學分子。作為2011年度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Sanford不僅搭建了能幫助電池儲存能量的分子,能用作新型醫學成像劑的分子,還構建了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的分子,或是能作為藥物治療疾病的分子。而她最新的一項突破是在氧化還原液流電池領域,這類大容量電池將用於儲存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物理科學與工程獎的獲得者崔屹今年41歲,在納米材料和可持續能源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兩年前,他曾研發出高效的半透明空氣過濾器,能用於收集99%以上的微型PM2.5顆粒。

去年,崔屹團隊利用納米多孔聚乙烯材料,發明了一種讓皮膚散熱的新型服裝材料,預計這將有助於減少30%使用空調制冷所消耗的電量。此外,崔屹還致力於將電池和納米技術結合,構筑一系列復雜結構的電池電極,實現更大量、更迅速地吸收和釋放帶電離子,同時減少副產物。過去,崔屹團隊的研究成果曾三度上榜《科學美國人》的年度“十大創新技術”。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