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華人故事】華人林明輝:兒時收藏變大生意
2017年05月31日10: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

 圖為林明輝在瓷磚店。 (資料圖片)

乘文化熱點“瓷”成金

  本地土生華人古董瓷磚收藏家林明輝10多歲時就看上瓷磚的美,不過當時並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把它點“瓷”成金。

  林明輝是第四代土生華人,當他還是十七八歲的小伙子時,就和幾個友人開始收集土生華人瓷磚。他回憶道:“收集郵票或錢幣都要花錢。我住在馬林百列一帶,剛好那時有很多房子要拆,我覺得那些瓷磚很美,又不用錢,就和朋友一起收集,看誰收得最多。”

  林明輝於1979年到1986年間在美國念書,所以隻能偶爾收集,所有的瓷磚都放在外公位於馬林百列的洋房。幾年前,隨著電視連續劇《小娘惹》的播出,本地興起一股土生華人文化熱潮。他當年遇上年少時一起收集瓷磚的朋友,兩人的收藏加起來有整千片,於是興起開設土生華人瓷磚專賣店的念頭。

  林明輝說:“我們在2009年,於新民路工業區租下一個單位,主要的生意是售賣仿造的土生華人瓷磚。我在印尼入股了一家相熟的瓷磚廠,可以請他們按照原版設計,運用高科技做出高品質的仿古瓷磚。”

  小量生產成賣點

  林明輝也為企業打造特別設計的公司禮品,例如融入虎牌啤酒和新加坡航空公司色彩的瓷磚。一些建筑和廟宇的瓷磚破損,也可向該公司特別訂制,作為修復之用。他說:“我們的賣點就是‘量’,幾十片、幾百片,隻要你給我設計,我們都可以做給你。一般瓷磚廠的話,如果訂單沒有一個貨櫃的量,他們是不做的。一個20尺貨櫃是大約8.8萬片,一般人或企業不需要這麼多。所以我們的生意也不怕別人競爭 ,因為量太少。”

  2012年,公司業務漸漸上軌道。生意主要是靠社交媒體以及顧客口耳相傳,加上新加坡土生華人協會的推廣。他的顧客群眾多,有裝修住家或店面的顧客,也有許多政府部門和大型機構訂購仿古瓷磚,例如,海軍部地鐵站旁的綜合項目海軍部村庄、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

  精致店面引游人參觀

  林明輝去年到直落亞逸街崇文閣內開設零售店面,古色古香的格調相當搭配,但身邊不少人卻笑他是傻子。

  他說:“這裡吸引了各式各樣的顧客,很多人是因為好奇而來參觀,他們不一定會買。外國人和旅客會把新加坡的歷史帶回他們的國家。我們設在新民路店面,顧客都是特地上門的,多數時候,生意都做得成。

  林明輝所售賣的瓷磚以仿古瓷磚為主,如果有顧客願意出價,他也會考慮出售一些古董瓷磚。談到磁磚的歷史時,林明輝的雙眼就會發亮,語氣變得興奮。他抽出一本關於瓷磚拍賣的書,並翻開其中一頁指出:“這一片磁磚當年拍賣價就三四百美元,現在至少1000美元以上。你看這一片是不是一模一樣?我不隻有一片,是有一整套。”

  看到土生華人主題的磁磚在更多地方開枝散葉,以藝術形式述說歷史,林明輝感到很滿足。因此,即使每天早上要清洗瓷磚,中午12時要到直落亞逸街店面開店,還要處理繁復的文書工作,例如報價單和電郵,56歲的他也甘之如飴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