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在美國行武醫之道的華人
2017年05月16日10:16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外網5月15日電 據僑報網報道,提及武術功夫,似乎第一個冒出來的畫面不是電影中飛檐走壁的場景,就是小說中的絕世秘訣。縱使中國功夫被渲染上一層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在科技和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大部分人卻不再相信武術能有實際任何發展前途。然而在洛杉磯,卻有著這樣的一些醫師,他們將武術之道融匯在醫學之道中,他們的成功正悄悄改變著現代醫學的視野。

1

於醫師的洋人學生們。圖片為於醫師提供

新移民靠傳統武醫找到新事業

出身於傳統中醫世家的於佳山在1997 年來到美國發展,成為需要從頭打拼的眾多新移民中一員。他和很多華人一樣,盡管在中國有著文憑學歷,但因為語言問題而選擇在佛羅裡達州一家餐館打工。開始的3、4 年,於佳山每一天都過著平淡而乏味的生活。日子長了, 他懷念起家鄉的感覺,從小學醫練武的他留意到路邊的一家教武術的武館,便好奇地走了進去。

這家武館的老師起初認為於佳山是一個沒接觸過武術的興趣者,但來往之后卻發現他的拳法耍起來相當到位,因此不由的敬佩起他的功夫,甚至希望請其擔任武館老師。這個誤打誤著的機緣讓於佳山在美國首次感受到被人尊崇的感覺,更讓他發覺,自己從小學習的中國傳統文化並非無用處。

2003 年,一位洛杉磯的親戚准備轉手一家經營不善的中醫診所,於佳山再三考慮之后決定成為一名中醫師。這個決定改變了於佳山的事業生涯,讓他走上武醫之道,成為了於醫師。

對於醫師來說,傳統醫術和武術是不分家的。在為人看病治療的過程中,他很自然的把在武術功夫上的理解領會帶入到了治療中,特別是因為身體肌肉動作造成的勞損,他的融合武術概念的醫療手法, 常常讓病人立刻減輕疼痛。漸漸地, 越來越多人慕名而來,從大型上市公司的CEO,到美國職業球員, 再到奧運會拳擊比賽冠軍。

2

於醫師(左)曾治療英國奧運拳擊冠軍多年。圖片為於醫師提供

用武醫之道為湖人球員治腰傷

在於醫師的武醫治療理論裡, 人們在現代體育競技當中不可能重復古代人運用在戰場上的傳統武藝,但是在一些節點上,傳統武藝可以指導各種現代競技體育的動作,避免造成運動傷害,或者治療運動傷害造成的后遺症。

他舉例來說:“在美國最流行的籃球,運動員的膝蓋和腰都是壞的,但傳統武藝中的擰腰切胯,臉和膝蓋一個方向,就可以解決這兩大傷害的問題。他們的訓練中,並沒有我們這個單項的訓練。洛杉磯湖人曾有一位球員的腰壞了,無論是隊內專業醫生,或物理治療按摩,反反復復就是無法看好。后來他來到我這裡,我徒手一次就幫他把疼止住了,並說他的腰疼是因為腰太弱。他認為自己天天運球,因此並不相信我所言。於是我們兩個拿著朝天刀舉高架起比誰能壓下誰,他無論如何壓不下我,而我一推就把他壓下來,這讓他目瞪口呆。他打籃球歸打籃球,雖然這麼高,但腰太弱,如果用傳統武藝強化,單項進行訓練,是能進行改進的。不過,他作為職業球員,有專門設計的一套訓練方法,最終無法採用我的意見。”

除了幫病人用融合了傳統武藝的中醫手法進行治療外,於醫師也感染了其他人一同走入武醫之道。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的林宗慶曾是一位人造衛星的工程師,他對這份高科技事業感到非常滿意,但見証了武醫之道后,他毅然辭去了工作。

3

林宗慶(右)跟隨著於醫師走向武醫之道。圖片為於醫師提供

融合西方醫學進入武醫之道

接觸到武醫之道是一個機緣巧合的事情。林宗慶還在做工程師的時候,他的主管閃到了腰,於是他在網上幫忙查找到一名評價不錯的中醫師介紹給主管,這一下找到了於醫師。結果,於醫師一次就把這位主管的腰疼看好了。

林宗慶說:“我當時就很驚訝, 覺得這很高明。我小時候也學過一點點中醫,跟著老師看過很多病,但從來沒看過這樣的療效。我就覺得這個好,想學這個,就問於老師能不能教我,收我為徒弟。”

在觀摩學習於醫師治療的過程,於醫師得知林宗慶也學過武術, 並糾正了他在武術上一些不正確的地方。醫、武的同時得到了指導, 林宗慶感受到真正中國傳統醫學武術的很多高明之處,這使他漸漸入迷其中。他說:“我從小就學習螳螂拳和太極拳,在中文學校也教了10 年武術。在和於老師學習之后, 我發現這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 還有很多很好的可以分享給大家, 所以開始考慮要改行做一個中醫, 繼續發揚。”自小就練武的過程中, 林宗慶會常常疑問,為什麼有些人會越練越傷。有改行念頭后,他學習傳統武醫之道和閱讀物理治療書籍,著重思考運動過程正確的動作和造成損傷的原因。林宗慶從中國武術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感悟怎麼樣正確鍛煉自己的身體,他說: “中國文化的兩千年經驗和知識是在西方科學中沒有的,我決定當一個物理治療師,希望結合中國的經驗和近代科學發展的解剖學。這個目標導致我改行。”

4

於醫師的病人們常被醫館內的中國武術氛圍打動。圖片為於醫師提供

武醫成為熱門行業

成為一個人造衛星的工程師要付出非常多的時間和努力,但成為一個物理治療師,所花費的時間和努力更多。盡管面對進入學校從頭再來的各種困難,但林宗慶沒有一絲猶豫和后悔,因為這讓他更為滿足。

實際上,美國物理治療業相當認同武醫之道。在林宗慶取得物理治療師執照后,許多非華人的美國人物理治療診所爭相邀請他,因為這些診所希望請會太極拳的物理治療師。他說:“會武術的物理治療師確實在美國蠻受歡迎的。在物理治療的醫學報告刊物上,每兩、三個月就會有太極拳和氣功對身體的研究報告出來,所以是非常熱門的。”

林宗慶最終選擇直接開個人診所,而面對前來診所實習的學生,他不但會解說現代運動學說的事情,也會談論實際上在運動中起到的效果:“我會和他們說,慢慢你們會發現科學還沒深入到這些地方,一些中國經驗超越了科學結果。有些病他們在學校看是要3 個月或6 個月的治療,但中醫加上武術的一些方式,也許兩個星期就可以治療好。他們會很驚訝沒看過這種方式和效果。中國的武術和別的國家的差別就是,正確的練習下,很大的年紀也可以保持身體很好的活動能力。這証明這個方式是順著身體的構造進行的正確使用方式,不是亂來的。”

事實上,不少的非華人醫師都對中國武術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在於醫師的武術學生中,可以說非華人佔了大部分,學生包括南加州大學的醫學部主任等。盡管並非人人都走上武醫之道,但是選擇通過中國傳統武術來強身健體,這也展示著西方人對融合中國武術以進行保健的信心。(翁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