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全球跨國領養趨勢的學者彼特·賽爾曼指出,在過去,貧困問題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人領養中國兒童在2004年前后達高峰,當年約有2.3萬名國外孩童被美國家庭領養,其中中國兒童上萬名,但到2014年,這一數字驟降至近2800名。據分析,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生活改善,領養費用也相對提高。一個家庭遺棄子女的最主要原因。但包括中國、俄羅斯、韓國在內的跨國領養兒童來源國,在過去十年裡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跨國領養兒童的數量下滑。他說,這背后主要有兩大趨勢,包括“越來越少孩童被丟棄,以及各國內部領養數量的提升”。
美國領養理事會主席兼執行長查克·強森說,“中國正在構建一個兒童福利體系,這個體系在五年前還不完善。”改善內部社會福利體系,中國不是唯一一個國家。在很多東歐國家以及菲律賓、越南、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國內內部領養兒童的數量也有所升高。
至於其他造成跨國領養減少的因素,還包括跨國領養費用的升高等。同時,由於跨國領養手續日漸繁瑣,被領養兒童也越來越難融入一個新的家庭。
中國國內有能力領養兒童家庭增加、俄羅斯中止美國人的領養等趨勢,使得等待領養兒童的美國逾百萬家庭如今要滿足心願,必須等待更長的時間,同時因手續等費用節節上漲,領養中國兒童如今需要3萬至4萬美元。
美聯社報道,美國領養兒童人數近年顯著減少,導致許多領養代理機構無以為繼,有的則走入旁門左道﹔另一方面,打算領養的民眾面臨著更漫長的等候時間,以及不斷上漲的費用。為了爭奪領養嬰兒的機會,許多人不得不對自己夸大吹噓,因此詐欺情事頻傳。而有的人領養心情過於急切,以致成為騙局受害人。
美國國務院去年12月關閉了俄亥俄州的“歐洲領養咨詢公司”,聲稱該機構被發現收費過高、被領養兒童信息不實等不當行為。數周后,在美國八州領有執照的國內領養機構“獨立領養中心”宣告破產,留下爛攤子,令3000余客戶無所適從。加州新婚夫婦庫茲和楊鮑比即受到波及,他們表示在兩年內已支付該機構約1.6萬美元。
專門辦理外國兒童領養的許多機構近年都歇業關門,其余機構面臨美國家庭領養外國兒童減少也隻能苟延殘喘。2016年會計年度,外國兒童領養件數僅5372件,比2004年減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