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餅店,一間深藏在舊金山中國城小巷裡55年的餅食手工小作坊,它那全手工制作的“幸運簽語餅”不僅聞名美國更聞名世界。一走進小店,陣陣香氣扑面而來,一個身影忙裡忙外地向每位客人送上店裡著名的“簽語餅”,這就是金門餅食公司的守護者——陳展明。
傳承:延續先輩情懷
陳展明1978年遠渡重洋來到舊金山,在種族歧視相當嚴重的環境下,他的業余時間隻能在中國城和餅店裡消磨。
陳展明回憶說,金門餅店的餅食是從1962年開始全手工制作。在當年,華人做生意並不容易,但年邁的母親始終默默維持著金門餅食的運作。她那份執著和熱情深深打動了他,促使他回到餅店與母親一道把這一傳統食品和情懷延續下去。
為了讓簽語餅在商業時代更具競爭力,母子倆在餅店營銷、制作、開發等方面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在保持50多年全手工制作、無任何添加劑的基礎上,他母親用巧克力覆蓋在簽語餅上,使得小餅干更加香脆。陳展明還引進西方制作樣式,在覆蓋巧克力的簽語餅上再添一道白巧克力,簽語餅也因此更顯精致美觀,吸引了不少食客。
投入:創新產品銷售
陳展明為了招攬生意又進行苦思。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金門每一天的客人給的錢都是一樣,所以金門給客人的產品都應一樣。秉承著“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陳展明請進店的每一位客人免費品嘗。當顧客對“簽語餅”的制作工序感興趣時,陳展明會非常熱情地向詢問者講述制作流程,甚至讓客人親手嘗試制作。
陳展明對餅店迎來曙光感到異常興奮,但他又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這傳統制作推廣出去,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年人知道和了解。除了增添巧克力味、草莓味等簽語餅口味,他還在店裡開辟了一個小角落,為客人提供定制服務,比如在紙條上寫上悄悄話,即制即取送給心愛的人。同時也接受訂單,把定制團體所需要的字語放進簽語餅內,滿足客戶的多樣需求。
守業:宣介華埠歷史
陳展明在發展餅店的同時,又把目光放到了遠處。為了引導游客停留在中國城內旅游消費,並了解裡面的故事,陳展明在餅店的門上懸挂了一張中國城旅游地圖。地圖清晰地顯示出中國城內具有歷史文化的旅游景點,如:馬祖廟、天后古廟、岡州古廟、天下為公牌坊、中華文化中心、華人歷史博物館、花園角公園等等,還有途經中國城的有軌電車。
陳展明還不惜自掏腰包租下隔壁一間商鋪,利用臨街店面粘貼舊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多年前的中國城,也可以從駐足觀看照片的路人口中聽到些關於中國城的歷史故事。
陳展明希望能夠得到社區甚至政府部門的幫助,共同讓這個濃縮著無數華人移民故事的舊金山中國城屹立在大洋彼岸,永不消失。
2016年,經舊金山市參事佩斯金提名,又經過舊金山歷史委員會聽証后,金門餅食店被正式評為“舊金山傳統商業老字號”。世界各地的旅游人士來到舊金山中國城,金門餅食店是必到之處。
金門餅店以簽語餅聞名國際,每天吸引無數游客前來,除了可免費試吃,還可以欣賞手制簽語餅的工藝。陳展明說,現在中國城提供免費試吃的僅此一家,但他們頂著原料漲價的壓力堅持了下來。“我們吸引那麼多游客,不敢說多偉大,但真的為金山和中國城旅游業做了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