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西利亞4月23日電 通訊:華人針灸師巴西推廣針灸20載
新華社記者張啟暢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針灸師宋南華的診所裡,埃爾德·馬沙多在結束了一次針灸治療后說:“我現在覺得渾身輕鬆多了,原本疼痛的部位現在徹底鬆弛了,心情感到很舒暢。”
埃爾德在當地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工作,幾年前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肩膀、手臂和脖子出現莫名的疼痛,有時甚至無法活動。由於他此前了解到針灸對治療這類疼痛有效果,便開始嘗試針灸療法。
埃爾德說,經過幾年治療,疼痛幾乎消失了,現在進行針灸已經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個習慣。他認為,針灸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治療中感受到的全身放鬆的感覺是在平日緊張工作中體會不到的。
同埃爾德有同樣感受的還有瑪麗亞·維埃拉。瑪麗亞說,她被臉部的黃褐斑困擾了很多年,曾多次找過西醫進行治療,但效果不理想。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瑪麗亞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黃褐斑源於體內部分系統紊亂,而針灸能加強人體的氣血循環,疏通阻塞的經絡,對黃褐斑會起到一定治療作用。
瑪麗亞說:“起初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進行針灸,現在我做完了8個療程,感覺非常好,臉上的色斑基本褪去了,而且基本沒有反彈,身體的狀態也越來越好。”
據宋南華介紹,他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后,通過一項醫學交流項目來到巴西繼續深造,之后在巴西開設了自己的針灸診所。22年來,他見証了包括針灸在內的中醫療法在巴西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宋南華說,他剛來巴西時,了解中醫的當地人並不多,有不少人對中醫存在偏見,甚至認為中醫是迷信或偽科學。“我在行醫的過程中,除了為病患提供醫療幫助,還向他們介紹中醫文化,讓他們了解包括針灸在內的各類中醫療法的科學依據。”
隨著時間的推移,宋南華的診所有了一批常來進行針灸的老顧客,現在每天接待的病人在40人左右。很多病人在接觸針灸之后,除了感受到其療效之外,也表示願意了解更多中國文化。正如瑪麗亞所說:“來針灸時,我覺得地理上離我們那麼遠的中國好像就在身邊。”
宋南華說,盡管中醫療法在巴西的社會知名度依然有待提升,但他在行醫過程中並不覺得孤單。如今他已在巴西取得正式醫師執照,並在去年被巴西科學、藝術、歷史和文學學院授予“終身院士”稱號。他說,自己獲得這些榮譽,表明針灸在巴西地位的提高,逐漸得到社會主流的認可,這也是他的心願所在。
據宋南華介紹,2006年,巴西通過法案,將針灸等幾種療法納入公共衛生系統,目前巴西全國已經有260家公立醫院開設了針灸科室,8000多名從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從事針灸專科。現在,宋南華經常到巴西利亞的醫學院進行針灸授課,每周定期去公立醫院義診,向普通民眾介紹針灸。
宋南華認為,針灸等中醫療法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進行海外推廣時,隻有真正讓病人和醫生看到中醫的療效,才能讓更多人了解中醫、相信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