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旅法學者" /> 法語版《口福》展中餐精粹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法語版《口福》展中餐精粹
2017年04月24日14: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

由旅法學者、作家鄭鹿年歷經6年精心用法語寫作的《口福——中國飲食,一種文明的精髓》最近由法國出版社出版發行,以跨文化的視野,觀照世界兩大頂級廚藝——中法美食之異同,向法國人介紹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口福》一書中,作者從對美食家父親的記憶入手,談到漢朝民以食為天、近代史上的飢荒和現代吃貨的定義。作者如同一個充滿激情的導游,滿懷著祖傳的對美食的熱愛,向讀者詳細地介紹中國飲食文化:何為刀工?何為火候?甜酸苦辣,味之道也﹔八大菜系,各領風騷﹔地方“小吃”,風光旖旎﹔五官齊享,口福無量。同時,作者對於中華美食之歷史沿革、現狀之喜憂、演變之前景,均有獨到之分析﹔並以跨文化的視野,觀照世界兩大頂級廚藝——中法美食之異同。

  鄭鹿年1967年畢業於北京國際關系學院法語專業,上世紀80年代末應邀來法工作。近30年來,致力研究跨文化溝通,為促進中法人民之間的理解和交流不懈努力。鄭鹿年表示,《口福》一書是帶著使命感寫作的。作為美食家的后代,自移民法國后,看到中國飲食在海外名聲平平,真正的中華美食不被當地百姓所了解,常深感遺憾。

  中國和法國飲食被公認為是可以媲美的兩種世界美食。法國美食已經成為高檔餐飲的同義詞,而能夠進入米其林星級餐館指南的中餐廳卻屈指可數。原因何在?因為目前海外中餐不能完全代表中餐的發展水平,很多西方人還認為中國菜的味道不錯,但是還處於中低檔的水平,對真正的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認識不足。鄭鹿年認為,任何國家的飲食都不可能離開文化而存在,中國的飲食文化就和道教的陰陽學說,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緊密相連,所以在書中專門談到中國飲食和養生的關系,從哲理和醫學的角度進行闡述。

  法國著名米其林星級廚師居伊·薩瓦在序言中寫道,對法國人來說,中餐既親切又神秘,因為中國和法國有相似的飲食文化,但中國飲食文化中又有很多讓法國人不理解的部分。也許通過鄭鹿年先生的這本書,喜歡中國飲食文化的讀者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