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瑜。(周昭瑜提供)
27歲的南加州大學中國留學生周昭瑜創作的動畫短片《Karma》(男孩與魚)24日獲得加州國際短片節最佳動畫獎項,這位來自青島目前仍在南加大電影學院攻讀動畫設計研究生學位的年輕人還計劃將最新的運動視覺化技術與中國的傳統京劇藝術相結合來創作他的下一個作品。
中國留學生環保創意動畫短片獲獎
南加大中國留學生周昭瑜創作的動畫短片《Karma》在加州國際短片節上獲得最佳動畫獎項,而這部作品也將參加24日晚該短片節的展映活動。
周昭瑜24日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說,《Karma》 是一個3D動畫,主題是環境保護,講述的是一個男孩和一條魚在深林裡的故事,男孩在森林裡遇到一條金魚,想要給金魚喂魚食,結果不小心喂了這條魚一個瓶蓋,結果魚變了樣子,男孩覺得有趣於是不停喂它垃圾,金魚后來變成魚怪,把男孩吃了。
Karma在英文就是報應的意思,這個電影的主題就是讓人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Karma》劇照。(周昭瑜提供)
周昭瑜說,他真正有創意是在2013年,當時他看了環境保護的報道,在南加大上研究生每一年要有一個作品,他就開始准備,雖然短片隻有3分48秒,但制作過程長達1年半到2年,而他是整個短片的導演和創意總監,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都是自己做,成本總共4000美元(1美元約合6.87元人民幣)。
《Karma》除了獲得加州國際短片節最佳動畫獎之外,這部片已經入圍世界范圍內36個電影節的8個獎項。
將新技術和中國傳統京劇藝術相結合創作作品
對於一個正在學校念書的學生來說,獲得這個獎項對周昭瑜意義重大。他說,自己之前不是學動畫,而是平面設計,上研究生之后邊學邊做, 整個流程下來對他個人技術有很大提高,也增強了他的意志,因為做動畫很累,技術上有很多難題自己解決,在制作過程中不能放棄,自己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持下去,而獲獎對他來說是一個肯定,是對自己努力的肯定,激勵了他在這個行業的發展。
《Karma》劇照。(周昭瑜提供)
即將畢業的周紹瑜還計劃將最新的運動視覺化技術與中國傳統的京劇藝術相結合創作一個作品,作為他3年研究生的畢業作品。目前他正在和好萊塢學院的張明老師合作創作。
他介紹說,京劇《霸王別姬》中有一段舞蹈,他將用3D形式來表現京劇的美和韻律,先進行動作捕捉,再用3D制作動畫,使用最新的的運動視覺化技術,這部片子已經超過了動畫片的范疇,不算是傳統動畫。
新一代動畫人才將把國內動畫產業做大做強
在南加大電影學院像周昭瑜這樣的中國留學生還有很多,周昭瑜說,目前他已經拿到了在迪士尼制作動畫長片的工作機會,暫時會留在美國工作。
然而,他指出,現在中國的動畫市場非常巨大,觀眾很多,技術是可以學的,但是中國本土動畫缺乏好的故事和劇本,現在中國的創意發展形勢很好,很多華人都很有天分,實力很強,等他們這一代電影工作者發展好了回國,會幫助中國的動畫產業做得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