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6年6月19日,波蘭當地華僑華人、" /> “我曾在海外迎接習主席”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我曾在海外迎接習主席”
2017年03月10日10:24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

圖為2016年6月19日,波蘭當地華僑華人、留學生等組團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攝

兩會期間,在全國政協會議的列席名單上,30余位海外僑胞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受邀列席全國政協會議,肩負著海外華僑華人的重托。

  2016年,習近平主席出訪多個國家,用堅實的步履鋪就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日益展現出的大國風范、大國擔當,為中華民族提氣,為海外華僑華人增強信心,讓他們在異國他鄉同樣能夠感受到祖(籍)國日漸強盛所帶來的自豪感。

  離別故土幾多時,欣喜他鄉遇故知。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列席政協會議的僑胞中,不少人曾在去年與習主席“他鄉偶遇”。連日來,本報記者採訪了來自捷克、美國、波蘭、柬埔寨、秘魯的僑胞代表,聽他們講述與習主席“相逢海外”的故事、僑居地“中國熱”的溫度以及當地華社那份濃濃的鄉情。

2

捷克華人青年聯合總會會長宗偉勇

捷克華人青年聯合總會會長宗偉勇:

  捷克華人導游人數井噴

  背景:2016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捷克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四屆核安全峰會。

  習近平主席這次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是中捷建交以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捷克,也是習近平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訪問中東歐國家,不僅在中捷雙邊關系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也為中國—中東歐乃至中歐務實合作注入了新動力。

  回憶起去年3月在布拉格見到習主席,操著一口略帶浙江口音普通話的宗偉勇臉上滿是驕傲。

  “我們當地華社提前一周開始准備迎接習主席。大家籌備車輛、紅旗、鼓樂隊,有點武術底子的華僑開始排演舞龍舞獅。”宗偉勇告訴記者,大伙兒心裡特別高興,“那幾天,一些僑領還關掉了在其他城市的餐館,專程趕到布拉格。”

  作為華社代表之一,宗偉勇受到了習主席的接見,“習主席跟我們說話,就像拉家常一樣,特別有親和力。他在緊湊的行程中抽出時間接見我們,大家都很感動。”

  在這個中歐國家,宗偉勇可算得上是“老華僑”了。據介紹,捷克現有華僑華人6000人左右,以最近十幾年從中國大陸去的新僑為主,大部分從事餐飲業。

  談起近年來中捷關系的變化,宗偉勇認為,民間交往熱絡頗為引人注目,“在旅游、中醫、中文教育等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

  地處歐洲內陸的捷克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前往觀光。“這一火爆趨勢,通過當地華社的中文導游人數就能反映出來。”宗偉勇介紹,以前捷克華人導游隻有10人左右,如今已攀升至300多人。

  “捷克的旅游學校曾規定,隻能用捷克語考導游証。但現在,他們請人做翻譯,將捷克的景點介紹、歷史文化等譯為中文,華人可以直接進行考試。”宗偉勇告訴記者,布拉格市中心的旅館也常常爆滿,“原來賓館裡沒有熱水瓶,但為適應中國人的習慣,也開始配備了。”

  與此同時,北京同仁堂也在捷克開設門店,中國“老字號”走進布拉格。“當地人對同仁堂評價很高,對中醫藥很感興趣。不管華僑華人還是當地主流人群,看中醫都需要提前數月進行預約。”宗偉勇說。

  同中醫一樣火的,還有中文。“有些去我餐館裡吃飯的顧客,對中華飲食、中華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后來送孩子到布拉格查理大學學習漢語。”宗偉勇告訴記者,學習漢語的捷克人越來越多,“隨著中國日漸強大,更多捷克人意識到,以中文技能作為橋梁,可以在未來擁有更多機會。”

3

美國福建同鄉聯合會名譽會長陳榮華

美國福建同鄉聯合會名譽會長陳榮華:

  旅美游子感受到祖國母親的愛

  背景:2016年3月30日至4月1日,應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邀請,習近平主席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第四屆核安全峰會。

  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圍繞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全面闡述中國政策主張,介紹中國在核安全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宣布中國加強本國核安全並積極推進國際合作的舉措。

  2015年9月和2016年3月底4月初,習近平主席兩次訪美,均接見了當地華社代表。“我記得2015年那次正值中秋節期間,習主席還送給我們釣魚台國賓館制作的月餅,令我們感動不已。”58歲的陳榮華向記者自豪地說,他曾前后3次受到習主席接見。

  “習主席訪美,每次都有1.8萬至2萬人次自發地前去歡迎,大家熱情很高。歡迎人群中,年齡最大的有90多歲,是來自江蘇徐州的徐老先生﹔最小的才3歲,跟著母親,小手中拿著國旗﹔歡迎人群中還有老外,大家打著標語,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熱鬧非凡。”陳榮華說,歡迎儀式結束后,不論是草坪還是人行道,都干淨整潔,體現出中國人的高素質。

  這次回中國列席政協會議,陳榮華十分激動:“我離開華盛頓時,大家都對我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我把海外游子的心聲帶到政協會議上來。所以,我帶回了一些相關建議,准備遞交上去。”

  這次來開會,陳榮華深切體會到國家對他們的重視:“比如政協會議開幕時,我們海外列席組成員都坐在一層前部,離部長們的座位非常近,能夠近距離地聽取會議精神。”

  “我在海外已經27年了,我深刻體會到祖國非常重視海外僑胞。如果把祖國比作母親,那麼我要說,祖國母親不僅關愛在家的孩子,更關愛我們這些出門在外的孩子。”陳榮華說。

  去年新年時,陳榮華曾在微信中賦詩一首,表達對祖國的思念:“又是一年春來時,柳綠桃紅綻新枝。他邦夜夜家國夢,天涯朝朝總相思。”陳榮華感慨地說,民族復興是海內外同胞的共同心願,我以我是中國人而自豪,我們都有義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4

波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招益華

波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招益華:

  “琥珀之路”交匯“絲綢之路”

  背景:2016年6月17日至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塞爾維亞、波蘭、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赴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

  此訪最突出的成果之一,就是習近平主席同3國最高領導人均一致決定將雙邊關系定位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回憶起去年6月19日在華沙見到習近平主席,招益華從椅子上挺起身子感嘆:“盼望習主席訪問波蘭,我們華僑華人真是望眼欲穿!”那天晚上,作為華社代表之一的他受到習主席接見,“跟見到娘家人一樣親切”。

  如今,旅波華僑華人約有1萬人,主要從事餐飲業、鞋帽類輕工產品貿易。去年習主席的訪問,即刻點燃華社熱情。招益華說,“那幾天,華沙僑界跟過節一樣。大家都不去上班了,跟著習主席的行程,夾道歡迎。”

  更令人高興的是,習主席訪問后,中波關系全面提升。對此,在波蘭打拼了30年的招益華感受尤為深刻。

  “近一個月,我已從波蘭運了16個集裝箱的蘋果到中國。下一步,我打算通過中歐鐵路來運貨。”招益華告訴記者,對於波蘭蘋果進入中國市場,波蘭農業部官員以及駐華使館商務參贊等政界人士非常高興。“習主席訪波,給華社帶來信心與方向。中波兩國的友好互動,也為華商提供了明確、穩定的預期。”他說。

  波蘭地處歐亞大陸十字路口,是“琥珀之路”與“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中波兩國進入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新時期,基建、農業、文教、航天等領域的合作枝繁葉茂。

  “現在,中國正火熱投資波蘭基礎設施建設,我們也打算在波蘭格但斯克港和廣州南沙港分別建立工業園。”招益華告訴記者,除了商貿投資,“非遺”成為他下一個奮斗目標。

  “古絲綢之路上曾有茶葉、陶瓷,如今,蘇繡、剪紙、京劇、景泰藍等更多中國瑰寶也可以走進波蘭。我們正在華沙籌建一個中華文化園,打造‘唐人街2.0版’。”談起自己的新計劃,招益華信心滿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文明。讓新生代華人在海外接觸文化根脈,是我們這一代波蘭華人肩扛的責任。對於遙遠的中國元素,波蘭當地人也很歡迎、非常期待。”

5

柬埔寨中國商會會長高華

柬埔寨中國商會會長高華:

  柬埔寨人把“一帶一路”常挂嘴邊

  背景:2016年10月13日至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柬埔寨、孟加拉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此次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主席首次訪柬,為中柬傳統友誼注入新的動力,將兩國合作提升至新的水平。

  “中國和柬埔寨有著傳統友誼,特別令人激動的是去年習近平主席的來訪。”高華說,習主席所經之處,機場、王宮、街道兩旁,簇擁著上萬名群眾,手持兩國國旗和領導人畫像,揮舞鮮花,熱烈歡迎。柬埔寨首都金邊處處洋溢著柬王室、政府和人民對中國的濃濃情意。

  習主席訪柬的行程非常緊湊,不過,他還是抽出時間接見了當地的華僑華人和中資機構代表。“習主席高度評價了中柬傳統友誼,指出中國和柬埔寨是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當時也在現場的高華回憶說。

  49歲的高華在柬經商已20多年。在他看來,中柬兩國在推進國家建設、促進民生發展中是互幫互助的好伙伴。比如,中國援建了柬埔寨第一條全線四車道國道,承建了柬埔寨第一家水泥廠、第一座火電站、最大規模的水電站。蓬勃發展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中柬務實合作的樣板。截至2016年6月,累計進入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的企業達100家,投資額2.8億美元,解決了超過1.3萬柬埔寨民眾的就業問題。

  高華說,尤其在水電、農業等領域,中企不是以經濟效益為首要考慮,而是更加看重兩國傳統友誼。現在,柬埔寨很多農民生產農作物,首先想著要賣到中國,體現出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柬埔寨對此參與熱情非常高。“據我觀察,現在柬埔寨從官員到企業家,經常把‘一帶一路’挂在嘴邊,紛紛想要搭上快車,加速本國發展。”高華說。

  “此次能夠應邀列席兩會,我感到非常榮幸。這體現了中國政府對中柬友好關系的高度重視。”高華說,我也希望借此機會,提出如何加強海外僑胞、中資機構的安全防范問題的建議。

6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梁順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主席梁順:

  秘魯政商界形成一股“中國熱”

  背景:2016年11月17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此訪期間,習近平主席在秘魯國會發表重要演講,強調中拉雙方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共同打造好中拉命運共同體這艘大船,在實現中國夢和拉美夢的道路上精誠合作,推動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秘魯雖然遙遠,但與中國的關系友好而密切。”對於自己已生活了33年的這個南美國家,梁順向記者如此評價。

  作為印加文明的發源地,文明古國秘魯與中國淵源頗深。據了解,秘魯目前擁有中國血統的華裔約250萬人﹔當地西班牙語“老鄉”一詞用來專指中國后裔,廣東話“吃飯”一詞演變為中餐廳的統稱。

  “旅秘華人與當地社會的友好關系與融入深度,在其他國家華社中並不多見。”梁順告訴記者,在此友好氛圍下,習主席去年11月對秘魯的訪問,更加深了這個南美國家對中國的進一步了解。而在此前,秘魯總統庫琴斯基訪問中國,是他就任總統之后的首次出訪。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秘魯人心中所處的地位。”梁順說,兩國元首互訪后,秘魯政商界形成了一股“中國熱”,非常期待中國加大在秘投資力度。“此次回中國參會前,我得知秘魯將有政府要員、企業家組團,准備訪華尋求投資。”

  如今,秘魯街頭也呈現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位於首都利馬中心地帶的自由區,近日正尋求與中華通惠總局進行合作。

  “自由區區長表示,要無償向我們提供土地,來籌建一家華人醫院並引進中醫。”梁順告訴記者,自由區也願意提供各種便利,希望華商投資地產、餐飲、酒店等各類項目。

  此次受邀列席政協會議,梁順最為關注海外華文教育問題。“因父母平時工作繁忙,秘魯華人家庭的孩子普遍缺乏中文學習環境。”他建議,應重視華僑華人子女的中文教育問題,“新生代華人隻有了解中華文化,才能銘記自己的文化根脈,才能在海外傳承中華文明。”

  僑胞代表談對習主席印象

  展現大國風范 振奮華人精神

  此次採訪中,“平易近人”、“充滿自信”、“很有魄力”,成為海外僑胞談論對習近平主席印象時的“高頻詞匯”。

  “記得那天,習主席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但還在晚上9時抽出時間接見我們,讓大家很是感動。”有僑領表示,“習主席言簡意賅、風趣親切的語言,讓人感受到他平易近人的作風”。

  “我是福建人嘛,習主席曾在福建工作過17年,福建人民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為人溫和,工作又很有魄力和才干,我們福建人都知道這一點。”有福建籍僑領表示,“一聽說習主席要來,我們福建僑胞參加歡迎儀式的特別多,因為大家都將習主席當作鄉親,當作家裡人。”

  “還有一點感受是,習主席充滿自信。”有僑胞代表認為,不論是對中國經濟的解析,還是對世界形勢的研判,習主席都進行了充滿自信的闡述。“這一點使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能感受到,他是一位非常自信的大國領導人。”

  “習主席以大手筆、大氣魄治黨治國治軍,展現了剛柔並濟的治國韜略。”有僑領表示,近年來的一連串重要決策體現出習主席強大的魄力,“中國夢的提出,讓海外僑胞非常振奮,我周圍的僑界朋友都對此寄予厚望。中國一定會取得快速的發展,這是人民之福、國家之福、民族之福。”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