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僑訊
“經絡即空間” 獨特中醫理論獲美國傳統醫學學者贊譽
2017年03月09日15:17  來源:新華網

近日,北京泰濟堂中醫院總院長張克鎮在美國東西部數個醫學院校進行巡回授課,聆聽課程的美國世界衛生組織中醫專家Marilyn Allen在聽過張院長“人體經絡就是人體內的空間”的論述后,深感折服,連稱“完美”。Marilyn Allen表示,美國政府正面臨著醫療的沉重負擔。省錢,高效和健康的中醫治療能讓美國人受益良多,一定在未來受到美國政府和百姓的歡迎。

1

2月16日,張克鎮(右)和美國世界衛生組織的中醫專家Marilyn Allen合影。

  獨特中醫理論有望成美國中醫教材

  Marilyn Allen 是美國傳統醫學界的知名人士和推廣人,美國10余所醫學院校和針灸相關機構的講師,國際標准組織的美國代表。她表示,希望能將張克鎮獨特的中醫理論編輯成書,制作成視頻,成為美國學生學習中醫的教材。

  什麼樣的醫學理論能夠引起大洋彼岸西醫盛行國度的學者如此濃厚的興趣?“經絡即空間”又是怎樣一種獨特中醫理論呢?

  共青團中央首批五四獎章獲得者,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醫藥技術能手”稱號的張克鎮院長認為,疏通經絡,就是疏通人體內的空間,他在其專著《生病的真相》中如此表述:空間與人體生命的興衰密不可分,人體空間保持良好,人就活潑健康﹔空間一旦扭曲變化,疾病就出現了。空間,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一種發揮著重要作用的客觀存在。離開了空間,生命將無法存在,生命體中的任何功能,都將無法完成。空間不僅僅是人體器官組織的組成部分,也是體現功能的場所。

  張克鎮還呼吁:“即便我們全神貫注地去尋找並研究實體,去尋找並研究實體之中的實體,那麼最終還是會發現,被我們認為是實體的東西,仍然是由空間所組成或被空間所層層包裹”,“忽略了空間的醫學,一定是種先天不足的醫學。”

  西醫正向中醫的方向行

2

2月16日,張克鎮接受美國媒體採訪。

  教學間隙,張克鎮院長還接受了美國醫學媒體《今日針灸》的專訪,他在比較中西醫的研究方向時表示,現代西醫提出的精准醫療,其實解決不了當前人們面臨的健康問題。西醫的研究正在向中醫的方向行進。

  他認為,西醫的方法還停留在分解還原論的研究方式當中,人類的生命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現在的方式不適合對生命的研究﹔而中醫,恰恰是一個非常科學的系統的比較朴素的研究模型。我們現在所熟練應用的是生物醫學模式,主要是針對人的生物體器官組織細胞,但是影響我們生命的很多因素,比如生活習慣、環境因素都被我們現代醫學忽略了。中醫在《黃帝內經》裡面就明確把風寒濕熱作為病因之一,這就是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生活習慣,睡眠習慣,飲食習慣,工作習慣對我們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黃帝內經》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就提到了這一點。西醫現在才關注到影響我們健康的因素,我們的祖先早就關注到了。

  張克鎮提出了一個叫做“循源醫學”的模型,認為應該以病因為導向來治療疾病而不是以結果為導向﹔醫學應該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藥物或者醫療為中心。如果一個病人,不改變不良習慣,不改變環境對他的傷害,用什麼樣的醫療都好不了。“我們的研究方向總是以疾病的結果為導向,把病人忽略了﹔我們做的幾乎所有的治療,各種化驗指標各種症狀都是針對疾病結果,這是我們現在全世界的醫療面臨的一些缺陷或問題。”

  中醫針灸可以在美國做到更多

3

2月15日,張克鎮醫生為美國學生示范穴位按摩。

  張克鎮已經數次在美國考察和教學,他認為中醫針灸可以在美國做到更多。目前,中醫診所雖然在美國遍地開花,但中醫師仍不能稱為醫生,而是健保技師,治療一些疼痛性的疾病和慢性病多一些,還治療一些情緒方面的疾病。

  張克鎮考察后發現,美國宣傳針灸的資料有限,美國病人並不知道針灸能夠治什麼。他告訴美國學生,針灸其實能夠治很多疑難雜症和大病, 尤其是配合中藥效果更好、更穩定﹔甚至一些器質性的疾病也會逆轉和改善,這在臨床上有非常多的驗証。

  張克鎮現場向美國醫生和學生展示了中醫穴位按摩技法。他提醒美國同行,產生病痛的人體其經絡會發生變化,中醫師應該學會掌握經絡變化的規律。他表示,中醫完全可以進入主流醫學的層面,發揮自己的強項,治療很多西醫目前治不了的病。中醫的教學和宣傳一定要在理論上把中醫的原理說明白,不能和現代醫學的理論相脫節,這能讓長期進行西醫治療的美國患者更容易理解。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