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22日,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在江西調研僑聯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落實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要求,堅持發揮僑聯特點和優勢與立足貧困地區實際相結合,強化政治擔當,抓實幫扶舉措,提高扶貧質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
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是中國僑聯定點幫扶縣。一到上饒縣,萬立駿就來到中國僑聯對口幫扶村——鄭坊鎮石峽村調研。在村委會,他詳細了解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開展、產業扶貧項目——番鴨養殖基地建設等情況,察看精准脫貧貧困戶信息卡,詢問村裡還有多少戶沒有脫貧、導致貧困的原因有哪些、脫貧后有沒有繼續發展的能力。在村衛生計生服務室,萬立駿深入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民看病就醫、鄉村醫生收入等情況,勉勵鄉村醫生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當好農民健康“守護人”。萬立駿專門走訪慰問貧困戶,詢問扶貧政策、項目、資金落實得怎麼樣,收入來源有哪些,生活上還有什麼困難。他對貧困群眾說,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扶貧工作十分重視,對貧困群眾十分關心,在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的日子一定會一天天好起來,生活越來越幸福。萬立駿還實地調研了由僑商捐建的嘉裡兒童村(上饒縣兒童福利院),了解兒童村運行管理情況,走進愛心教室看望孩子,叮囑地方僑聯和兒童村的同志把兒童村辦好,做好遺棄、殘障兒童關愛工作,讓兒童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在上饒市,萬立駿一行聽取了中共上饒市委書記馬承祖關於上饒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和中國僑聯定點幫扶上饒縣有關工作的介紹。馬承祖表示,中國僑聯定點幫扶上饒縣,開展了大量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項目和人才引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幫助解決了難題,推動基層僑聯工作上了新台階,參與扶貧的中國僑聯干部認真、負責、大局觀強、發揮了重要作用。萬立駿表示,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上饒發展很快,城市、農村面貌變化很大。“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推動我國從傳統農耕社會走向現代化,如何讓農民轉變觀念,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如何搞好農村建設,對於縮小城鄉差別、實現我國經濟社會整體發展非常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不斷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我國“三農”事業一定會加快發展,開創新局面。
萬立駿說,開展定點扶貧,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中國僑聯從2003年開始定點幫扶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通過選派8名機關干部到上饒挂職,直接推動定點扶貧工作,加深了中國僑聯與江西、與上饒的聯系和感情,為僑聯凝聚僑心僑力僑智投身脫貧攻堅大局提供了平台,僑聯干部得到了鍛煉。感謝省、市、縣黨委政府對中國僑聯的支持。
萬立駿說,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經過不懈努力,上饒縣脫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脫貧摘帽通過省級驗收、正在迎接國家驗收。脫貧之后,還要鞏固﹔扶貧不僅要“輸血”,還要研究“造血”,增強自我發展、自我富裕的能力。必須貫徹黨中央要求,再接再厲,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幫扶機制,多方籌措資源,繼續選派優秀干部,鞏固扶貧成果,提高扶貧質量,增強貧困地區自身造血功能,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充分體現僑聯的政治擔當和良好形象。
在與縣裡負責同志、地方僑聯同志和基層干部群眾交流時,萬立駿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不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要求,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把僑聯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扎實。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地發展和群眾所急所需,凝聚僑界力量,靶向精准施策,提升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效。要結合當地特點,積極幫助發展特色產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品位,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要保護生態環境,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扶貧開發中注意保護好山水林田湖草,為子孫后代留下美麗家園。要加強工作統籌,自覺在黨委政府統一推動脫貧攻堅的部署下行動,動員各級僑聯組織,與縣、鄉鎮、村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良好局面。
在南昌,萬立駿到江西省僑聯機關調研,看望機關干部,聽取工作匯報,了解中國僑聯籌備召開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過程中江西省有關工作落實情況。
調研期間,江西省委書記、省長劉奇,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會見萬立駿一行,雙方就深化僑聯改革、發揮僑聯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深入交換了意見。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僑聯主席馬志武、省僑聯黨組書記張知明,中國僑聯權益保障部部長張岩、組織人事部部長姚林楠等一同參加有關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