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至4月2日,中國僑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陳邁率調研組到福建、浙江調研,深入寧德、壽寧和溫州、泰順、永嘉等地,走僑鄉,察僑情,訪僑企,進僑團,聽僑聲,就做好新時代僑聯工作征求地方僑聯專兼職干部、僑企僑商僑團負責人和僑界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陳邁強調,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領導同志的要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主動對標新時代,適應改革新要求,聚焦“定位、解讀、審視、謀劃、推進、提升”,與時俱進做好新時代的僑聯工作,以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實際行動迎接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在福建寧德,調研組到新西蘭華僑創辦的企業安發(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發展歷程、技術管理和生產經營情況。陳邁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一批科技界華僑回國創業,通過個人艱苦奮斗和黨委政府支持,走出了一條以科技立企、以科技報國的路子。要聚焦創新驅動發展,完善發展戰略、打造核心產品,為健康中國作出僑界貢獻。在位於壽寧縣平溪鎮燕窠村的僑資企業——軍綠聖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陳邁說,都說山區飛出金鳳凰,在這裡,是山區迎來了金鳳凰。軍綠公司主動投入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工作大局,以“村支部 企業 生產基地 農戶”的模式,發展茶業、種植錐栗,為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盡了心、出了力,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在壽寧縣廊鄉眾創空間、夢之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陳邁仔細詢問電商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他表示,脫貧攻堅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僑聯要發揮自身特點,結合當地需要,通過品牌設計和宣傳推廣等方式,幫助打造“下鄉的味道”這一品牌,助力壽寧發展和農民脫貧。
壽寧縣下黨鄉地處閔浙交界,道路崎嶇,條件艱苦,過去有“壽寧好進,下黨難進”的說法。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曾“九赴壽寧,三進下黨”,考察指導下黨脫貧等工作。為感受總書記注重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注重到一線指導推動工作的方法,陳邁一行到下黨鄉重走總書記走過的黨群連心路,觀摩難忘下黨主題館,重溫總書記現場辦公的歷史,與僑聯干部和基層干部群眾交流。他說,一段路程見証一種為民情懷,一段歷史蕩滌一種精神力量。下黨之行,是開展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是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的補鈣之旅,是感受黨的領袖愛民為民情懷的學習之旅。我們要貫徹總書記提出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重要思想,以僑為橋、凝心聚力,以干得助、久久為功,為擺脫貧困、決勝全面小康、實現美好生活夢想而一起奮斗。
在溫州市泰順縣,調研組考察了竹裡鄉文禮書院、泗溪鎮華僑捐助廊橋修復情況。陳邁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外內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僑聯組織開展文化宣傳和文化交流工作,要聚焦根、魂、夢,深入推進“親情中華”品牌,豐富拓展海外華僑子女夏令營、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華文教育等載體,加強與有關單位和社會力量的合作,借助文化的手段和力量,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
永嘉縣是著名僑鄉。在與永嘉縣僑界與海歸人員代表交流時,陳邁說,大家都是僑聯的“白忙官”,永嘉縣僑聯善於打僑牌,探索了“僑幫僑”的新載體、新機制,樹立了僑聯作為溫暖之家、團結之家、奮斗之家的良好形象,為降低僑企交易成本、提升永嘉良好營商環境作出了貢獻。下一步,要不忘僑聯初心,立足更高站位,加強工作設計,善於用新的理念和創新、引進、盤活需要的力量去推動工作,促進幫扶企業發展中心完善運行機制、拓寬工作覆蓋,促進基層組織和各類僑界社團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讓僑聯不斷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
在溫州市鹿城區大南街道僑聯,調研組與僑聯負責人、僑聯專干交談,了解組織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查看僑胞台賬、活動記錄、陣地建設等僑聯基礎工作。在甌海區仙岩街道僑聯,調研組走訪了仙岩第一小學“僑校之家”、仙岩街道派出所“警僑之家”、仙岩華僑文化活動中心,與基層僑聯負責人、歸僑僑眷和海外僑領代表座談交流。陳邁表示,大南僑聯、仙岩僑聯是全國僑聯基層組織建設的典范,基礎扎實、載體豐富、手段創新、充滿活力,很多工作都是開創性的。你們的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聚合僑的資源,為僑服務、為民服務,參與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闖出了鮮明特色,也走出了一批僑領,這背后是理念是機制,更是文化、更是情懷。希望你們繼續堅持下去,把僑的文化和情懷一代代傳承下去,為黨和國家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
在寧德、溫州召開的中國僑聯調研座談會上,陳邁對福建、浙江作為全國大僑鄉在推進僑聯改革、深化品牌活動、加強基層組織、凝聚僑界力量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對溫州市、永嘉縣等僑聯因地制宜、豐富載體、延伸手臂、活躍工作等方面探索的經驗給予肯定。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是僑聯工作必須緊緊對標的大時代。時代不一樣了,僑聯工作面臨的背景、任務、要求也不一樣了。僑聯要履行為黨和國家凝聚僑心僑力僑智的使命、展現新時代的新氣象新作為,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定位、解讀、審視、謀劃、推進、提升”上深化認識、聚焦發力,以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推動各項工作和建設與時俱進。
一是要定位好。回顧黨締造和領導的、發端於延安、成立於1956年的中國僑聯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從華僑是革命之母、動員僑界建設新中國,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引資引技引智,都可以鮮明看到,僑始終是戰略層面的資源、戰略層面的手段,僑聯始終緊緊圍繞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而改革調整工作、充分發揮作用。在新時代,我們要從為黨、為國家、為民族的高度,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角度,從實現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維度,認真思考和把握僑聯的定位。做好新時代僑聯工作,不能自娛自樂,不能僅限於就僑論僑,不能僅限於為自己的組織對象服務,工作對象不能僅限於國內的歸僑僑眷﹔做好國內僑的工作,要立足更好凝聚海外的僑﹔做好海外僑的工作,要立足促進僑胞在國外長期平安發展、營造對我有利的良好外部環境﹔做好留學人員的工作,要著眼大局、大勢、大事,提高到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維護我國政權安全的戰略高度來設計和謀劃。
二是要解讀好。把准僑情是僑聯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世情、國情變化了,僑情也變化。把准僑情變化不能是一句口號,也不能是泛泛的、大而化之的,而是要從歷史和現實的對照中、國內和國際的比較中加以認真研究、深入解讀。比如,僑胞數量增多了,僑聯的工作對象是誰,在哪裡?又如,僑胞科技、經濟實力增強了,利益訴求變化了,僑聯工作的領域、重點是不是需要調整?還如,走出去與引進來、歸國來華與國外留學從業之間的對比發生重大趨勢性變化,黨和國家對僑聯工作是不是有新的期待?再如,傳統僑社、僑報、僑校等工作渠道面臨挑戰,海外僑務工作的內涵和要求發生變化,僑聯海外聯誼的手段和載體需要做什麼樣的創新設計。隻有把基礎工作搞扎實了,把僑情的變化摸清搞透了,把工作策略搞對路了,才能把“兩個並重”“兩個拓展”的工作方針真正轉化為措施、落實為載體、體現為成效。
三是要審視好。僑聯工作深深融於黨和國家發展之中,深深融入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之中。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不再隻悶聲發財而是大國責任、不再只是韜光養晦而是主動作為、不再是聽之任之而是話語權組合拳、不再隻關注資金技術管理而是理念人才氛圍。這是一把標尺,我們需要以此審視當下和未來僑聯工作。比如,要研究思考海外僑社培育和發展、僑領標准和培養、僑團文化和諧和提升的問題﹔推動海外僑胞融入和回饋當地社會、聚合對我有利的人脈資源的問題﹔國內和海外雙向使力、保護中國海外僑民的問題﹔研究思考僑聯基層組織擴大覆蓋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組織形式的問題﹔突出重點人群、運用社會化市場化手段加強華文教育、傳播中華文化的問題﹔發揮僑胞力量、促進“一帶一路”項目對接的問題;克服“重本級、輕系統”的觀念、形成僑聯系統一盤棋的問題﹔總結推廣地方和僑聯好的項目、品牌、標准、模板和流程,等等。
四是要謀劃好。身處改革的年代,迎來改革的大潮,僑聯要勇於自我革命、勤於研究謀劃、善於與時俱進,交出改革的合格答卷。要謀劃好品牌。以親情中華、創業中華、僑愛心工程等為牽動,深化老品牌,打造新品牌,打造支柱項目,完善推進機制,提高品牌的系列化、關聯度、影響力,讓品牌成為僑聯的鮮明標識。要謀劃好平台,細分涉僑群體,注重以僑為橋、以僑聯僑,設計打造新的組織平台和活動平台,成立一批僑商會、僑青會、留聯會、特聘專家委員會、女僑胞聯誼會、留學生家長聯誼會、文促會等涉僑社團,用好港澳委員、海外委員、海外顧問等榮職體系,擴大領導層人員比例,更好發揮頭雁作用。要謀劃好機制,建立健全科學的決策機制、靈活的動員參與機制、精確的項目化管理機制、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探索形成接得上、接得穩、接得好的承接政府有關職能轉移的機制,推動僑聯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五是要推進好。僑聯是群團組織,資源力量相對有限,尤其需要避免面面俱到、大水漫灌,而是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學會在適當放棄中推進,做僑聯必須做、需要做、能做好的事,學會戰略收縮、集中力量,聚焦主業、重在實效,以特色打造核心競爭力。要學會在精雕細刻中推進,掌握辦事業的方法,增強創品牌的意識,豐富事業化的手段,強化搞科研的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善做善成。要在學會在培養鍛煉干部中推進,引導和幫助干部強化責任擔當,增強工作信心,注重工作細節,掌握調研、策劃、方案、部署、指導、推動、宣傳、總結、反饋等工作過程、工作標准、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做僑務工作的實干家和行家裡手。
六是要提升好。僑聯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強。新時代僑聯工作,需要新的的思想來引領,需要新的理論來提升。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升僑聯工作的戰略定位,研究新時代僑務工作的新舉措新思路。要堅持面向未來,堅持眼睛向下,圍繞僑聯六大職能,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善於總結提煉,加強頂層設計,形成一批叫得響、推得開、有實效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要堅持開放辦僑聯、開門辦僑聯,注意借鑒有關政府部門、群團組織的好做法好品牌好經驗,善於學習經濟社會發展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機制,讓僑聯的工作緊跟時代、更具實效、更加響亮。
調研期間,陳邁與寧德市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鴻、壽寧縣縣委書記湯孔忠,溫州市政協主席余梅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施艾珠、甌海區區委書記婁紹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潘曉勇、鹿城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道靜、永嘉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曉雄、泰順縣政協主席盧嫦、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童德平等就僑聯改革發展交換了意見。
福建省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吳武煌,浙江省僑聯副主席、溫州市政協副主席、僑聯主席謝樹華,浙江省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周鬆一,寧德市僑聯主席章伯專,溫州市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林春霞等參加有關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