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僑聯系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有效開展,10月28日至31日,十九屆中央委員、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赴江蘇、上海,深入科研機構、新僑創業企業、高新開發區、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社區街道僑聯、新僑驛站,與黨政領導、基層僑聯工作者、老僑新僑代表座談交流,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並就僑聯改革、新僑創新創業、基層組織建設、僑聯文化交流和權益保障等工作聽取意見建議。他強調,僑聯系統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的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決貫徹十九大提出各項部署、各項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強化使命擔當,倡導“不要人夸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每到一地,萬立駿都結合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與當地干部群眾和僑胞交流。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他鼓勵新僑人才瞄准科技前沿,推出更多有競爭力的科技產品,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獻計出力﹔在先聲“百家匯”精准醫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他詳細了解精准醫療產業鏈平台建設情況,希望“百家匯”加強企業引導、優化資源配置、深化協同創新,引導駐園企業強化前瞻性基礎研究,更多掌握醫藥制造核心技術﹔在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牛首山文化區,他希望文化區堅定文化自信,在海外發揮好佛教文化和絲路文化名片的作用,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生動講好中國故事﹔在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他為“中國僑聯新僑創業創新基地”授牌,要求基地積極向海外僑胞生動、全面、立體宣傳介紹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吸引他們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發揮獨特作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書寫新篇章。
常州市武進區金東方頤養中心居住著176戶、300余位歸僑僑眷,他們的子女分布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萬立駿看望了居住在這裡的老歸僑僑眷代表,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與澳大利亞僑眷的海外子女們進行現場連線,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並代表僑聯向他們表示問候。在與社區同志交流時,萬立駿指出,社區僑聯是聯系僑胞的最后一公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社區僑聯要發揮基礎性作用。要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向海外親屬生動講述祖(籍)國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向國際社會積極傳遞我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為我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南通是新僑鄉。在南通華僑博物館,萬立駿指出,要通過華僑博物館記錄華僑歷史,弘揚新時代華僑精神,廣泛凝聚僑界力量,同圓共享中國夢﹔在崇川區學田街道紫荊花社區僑聯分會,他對社區黨委在海外率先建立臨時黨支部和開展的“黨建帶僑建”工作給予肯定,要求基層僑聯組織通過強“三性”、去“四化”,充分發揮黨聯系僑界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萬立駿考察了新僑企業百奧邁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與企業研發骨干團隊座談時,他希望廣大新僑珍惜中國發展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的良好環境,將自身所能與國家所需緊密結合,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在上海科技京城黨建分中心,萬立駿聽取了街道黨工委關於整合黨建服務、提供群團一站式服務的介紹,對科技京城僑聯“1 2 4 2”的工作模式表示贊賞﹔在浦東國際人才城,萬立駿對國際人才城所發揮的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平台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張江園區僑聯繼續整合資源,培育品牌活動,更好服務海歸創新創業﹔在徐匯區漕河涇社區新僑驛站,“有場所、有制度、有特色、有熱線、有網絡、有延伸、有融合”的“7有建設”模式引起了萬立駿的濃厚興趣,他鼓勵社區僑聯大膽探索,更好服務基層新僑群體。
在江蘇、上海兩地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省(市)僑聯、基層僑聯和新僑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的工作情況。萬立駿對江蘇省僑聯和上海市僑聯在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推進僑聯改革、扎實為僑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創造的經驗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在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之際來到江蘇、上海調研,主要任務是向地方和基層僑聯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僑聯系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深入、有效開展。
萬立駿強調,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這次大會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劃時代意義。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僑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僑胞的橋梁紐帶,要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努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為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和決策部署凝聚僑胞力量。
萬立駿說,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可從七個方面來認識和理解:一是新成就開啟新時代。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黨和國家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這些成績的取得關鍵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指針,有習近平總書記這位黨的核心、人民的領袖、全軍的統帥掌舵領航。二是新時代作出新論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是一項關系全局的戰略考量,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新時代的特點是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新時代黨有新使命,有新的指導思想,有新的奮斗目標,有新的決策部署,黨的建設有新要求。三是新時代孕育新思想。新的時代需要有新的思想作為指導和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已經寫入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綱,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四是新時代要有新方略。“十四個堅持”,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涵蓋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是指導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理念、重大原則、重要方法。五是新時代呼喚新使命。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四個偉大”從目標、手段、保障、路徑四個維度形成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的整體。六是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三十年分兩個階段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描繪出美好藍圖,展示出“四個自信”,這是新時代的長征路。七是新要求引領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的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萬立駿指出,十九大的重要性,怎麼強調認識都不為過﹔十九大報告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怎麼強調學習都不為過﹔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怎麼強調領會都不為過。全國各級僑聯組織要馬上行動起來,就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工作認真安排、周密部署,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確保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在僑聯落地生根。
萬立駿強調,要迅速在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中掀起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黨的十九大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大政方針,就推進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一是要全面學、系統學。黨的十九大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論斷,確定了許多新任務、新舉措,要認真學習總書記代表黨中央所做的報告、認真學習黨章,把每一點都領會深、領會透,特別是深刻領會、認真體會與僑聯工作有關的內容。二是要突出僑的特點、發揮僑的優勢。用好僑領、僑社、僑報、僑校等傳統傳播渠道,用好官方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等新媒體,用好親情中華等文化載體,生動、全面、立體地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三是要突出重點、示范帶動。各級僑聯理論學習中心組要制定學習計劃,組織召開學習十九大精神討論會、研討會。領導干部要帶頭學,廣大基層黨組織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用好“三會一課”等形式,把新修訂的黨章作為重要學習內容,把十九大精神傳達到每一個支部、每一名黨員。四是要堅持統籌兼顧、有的放矢。既要在國內加強宣傳,也可以通過國內僑眷向海外親人完整、系統地宣傳十九大精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宣傳黨的主張和方針政策。
萬立駿強調,要堅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指導方針,是我們開展新時代僑聯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一是要深刻領會這一新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深刻領會貫穿其中的堅定理想信念、強烈歷史擔當和求真務實精神,善於學習運用其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科學方法指導實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積極投身黨和人民的事業。二是要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和群團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正從思想上、靈魂深處提高對強“三性”、去“四化”的認識,通過僑聯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僑聯領域落地生根、見到實效。三是要深入調查研究,深入社區、鄉鎮、學校、科研院所、企業,了解新時代僑界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了解僑胞需求的變化,隻有深入調查研究,了解服務對象在想什麼,有什麼困難,才能想辦法開展工作。四是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僑情的發展變化,找准工作的著力點,深入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已有活動的效果,如何進一步創新已有品牌的形式﹔要分析老僑和新僑的特點和需求,通過抓主要矛盾,解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進一步做好新僑、新僑眷的工作。五是要認真總結工作經驗,採取本部門工作總結和與其他部門交流相結合的方式,發揚成績、改善不足,尤其在新時代,要積極探索新的舉措。六是要明確工作方向,制訂僑聯事業發展的工作規劃,提前謀劃發展,主動考慮發展,主動作為。
萬立駿強調,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落實到推動僑聯工作的具體行動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僑聯工作高度重視、十分關心。僑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僑聯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結合起來,更加自覺地把僑聯工作擺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思考謀劃。一是要旗幟鮮明講政治,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面旗幟,引導僑界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加強對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思想引領,不斷夯實黨的僑界群眾基礎,最大限度將僑胞團結在黨的周圍。二是要堅定不移抓改革,創新僑聯工作體制機制和工作方法,借助各地出台僑聯改革方案的東風,解決一些過去面臨的主要難題,推動完善內部分工、外部關系、機構設置等體制機制問題。要著力織好僑聯系統內部的組織網絡和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工作網絡“兩張網”,加強與相關群團組織、職能部門的聯系,爭取資源和支持。三是突出重點抓品牌,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特點,在常規工作基礎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名片”,在“一帶一路”建設、參政議政等方面抓住機遇、發揮僑聯獨特優勢,不斷提高僑聯組織的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四是要眼睛向下強基層,著力加強僑聯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堅持“黨建帶僑建”,進一步發揮基層組織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組織起來、活躍起來、行動起來、貢獻起來。五是加強黨建強作風,認真學習領會黨章,嚴格遵守黨章黨規黨紀,嚴格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全方位加強僑聯黨的領導,按照總書記“八個增強”的要求提高各級干部的領導水平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黨放心、僑胞滿意的僑務工作實干家隊伍。
萬立駿最后說,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全國僑聯系統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引下,以更加昂揚向上的姿態和更加一往無前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力量,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江蘇期間,萬立駿與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王燕文,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繆瑞林,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陳勇,常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韓九雲,常州市副市長、武進區委書記史志軍,常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章衛忠,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南通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長張兆江、南通市副市長徐新民等就加強僑聯工作交換了意見。
在上海期間,萬立駿與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上海市委副書記尹弘,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施小琳,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趙福禧,徐匯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醇晨,黃浦區委副書記丁寶定等就加強僑聯工作交換了意見。
中國僑聯副主席、上海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沈敏,中國僑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陳邁,權益保障部部長張岩,江蘇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周建農,副主席宮琳、陳鋒、張霓,副巡視員鎮翔,上海市僑聯副主席徐大振、陶勇,南京市僑聯黨組書記周雯、常州市僑聯主席李音強、南通市僑聯主席吳亞軍等參加有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