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群友許" /> 【海外華人華僑熱議十九大】——十九大報告令海外僑胞耳目一新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要聞
【海外華人華僑熱議十九大】——十九大報告令海外僑胞耳目一新
2017年10月27日17:24  來源:中國僑聯

美國群友許力(美國北京總商會常務副會長、美國老子大學校長)說,紐約僑界格外關注十九大的召開,十九大報告的長遠布局和全球視野令海外僑胞耳目一新。美國北京總商會於10月21日晚在紐約舉行座談會,就十九大的召開與即將舉行的習川會進行交流,氣氛熱烈。會長袁鵬強調,十九大的召開和川普總統十一月初的訪華意義重大,海外僑胞非常關注“民族復興”、“全面”、“進入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反腐”、“軟實力”、“工匠精神”等重要概念。董事長蔡一鵬指出,從發展的角度看,報告強調的是社會全面平衡發展觀﹔從國際角度看,強調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歷史角度看,是即將進入的“新時代”。而所有這些都是從民族復興的宏觀歷史角度出發的,所提到的“全面決勝小康”、兩個“一百年”等重要理念,都是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高度和民族復興的戰略維度提出來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周易·系辭上》)。中國目前的工業產總值是美國的150%,是美日德之和,是世界上唯一有資格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且有能力實施“一帶一路”的國家。“一帶一路”強調的是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共同進步,而不是沖突與競爭。我們在海外僑胞不應錯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促進中美間的經濟商貿交流。剛剛出席共和黨全國特別咨詢會議的商會副會長、芝加哥分會會長蘇豐原在電話中表示,在這次高層次會議上,共和黨智囊與重量級人物認可他關於對華貿易對抗不利於解決問題的觀點,並正面積極、評價中美關系。“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十九大報告·七》)。“一帶一路”也是文化的,有著強烈的中華文明的哲學思考和歷史烙印,展示了文明古國五千歷史的智慧和魅力,分享了改革開放、高速發展的中國模式,提高了中國的話語權。“一帶一路”提倡的是政治互信、經濟互利、文化互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宗旨是“和”。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合作尤其重要,我們在美僑胞應做中美交流的促進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美國北京總商會是中美間交流與溝通的平台和橋梁,我們應促進努力促進中美間的全方位交流,把美國先進的科技文化理念介紹給中國,把中文、中醫等優秀的中華文化介紹給美國人民,加強中美間的雙向交流。


僑聯之友美國群友李競芬(北加州華人文化體育協會執行長,美國翰林文教基金會理事長,美國欣欣教育基金會理事,舊金山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理事,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發起人暨顧問,BRI文教基金會秘書長)說,對於一個出生在台灣台北市的外省孩子來說,從小我就認為我是出生在台灣的中國人。我以作為一個中國人為榮為傲。

從小我就被教導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來美國參與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發起了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我常說21世紀是中國人與有榮焉的世紀。十八大,習主席說中國夢,我的中國夢就是不論天涯海角,隻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大家都鼓掌歡迎﹔兩年前習主席到西雅圖,叫我們說好中國故事及所在國的故事﹔今天十九大,我見証了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更是有尊嚴的強國屹立於世界之林。

十九大開幕式時,習主席用了三個多小時闡述他十八大五年來為國家民族所做的貢獻。在十九大今天的閉幕式上他用了很短的時間闡述了他未來五年每一年所要做的事情,我認為主席是一位求真求實的偉大人物,更是海內外中國人的大家長。

十九大的閉幕式有三個特色:

特色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思想寫入黨章。“一帶一路”進入黨章。讓我覺得仿佛身處大唐盛世,中華文化不盡是傳統,更增加了中國元素及現代感。

特色二:中央常委新老交替。一代代傳承者的培養及布局,必將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對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十分重要的指導和保証作用。

特色三:未來五年藍圖規劃好。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人民要過好日子﹔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歲的生日﹔中國共產黨一百歲的生日,隨時隨地都念著百姓、國家、民族。中華民族何其有幸,在新時代、新思維的同時,能看到一個可以實現中國夢的新布局。

我來自台灣,很想分享及告訴我親愛的台灣同胞。習主席在報告中,重申“九二共識 一國兩制”。鼓勵台灣同胞到祖國大陸,可以享受大陸同胞待遇,歡迎台灣同胞分享祖國大陸的成就及會解決台灣的問題等等。我衷心寄望台灣下一代,未來的命運共同體在祖國大陸,讓我們一起參與、見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有你有我。


美國群友方李邦琴(中美強基金會發起董事,北京大學校董,海外抗戰紀念館創辦人及名譽館長)說,高層領導順利實現新老交替反映了中共領導的遠見和政治魄力。我認為這些領導人非常有擔當:當歷史的重任交到自己手中時,可以大刀闊斧地奮勇前行,當時代發展需要新鮮血液時,也能夠順利傳承交接。這正是近三十年中國突飛猛進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的領導層代代交替,而治國方針始終在繼承中貫徹,這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這也是其他國家所未見的。

新班子的組成有如下幾個特點:年輕化、層次高以及具有更為廣泛的代表性。據了解,新一屆中央委員中的“60后”近兩成,比例較上一屆明顯增加。從學歷結構上看,新一屆中央委員普遍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更有學界專家的加入。此外,此次產生的中央委員中女性16名,少數民族委員10名,更有學者、企業家等各行業的杰出代表。我對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在未來5年的工作持樂觀態度。中國政府在過去5年的施政中,無論在國內或是國際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共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通過過去5年的努力,如今看來實現這個目標指日可待。而國際方面,通過新型大國關系倡議和“一帶一路”的建設,我相信今后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將更有發言權。在國際問題上,以前中國是參與者、貢獻者,今后將以引領者的姿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

作為個人,我從未想過能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何種作用,但習主席在十九大上的講話,讓包括生活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以及海外的所有中華兒女擁有一種無堅不摧的自信心。在這種自信心的凝聚下,所有華人、華僑便能夠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推動中國朝前發展。

期待兩岸關系在未來5年能有進一步的發展,也相信港澳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也會逐日增強。中美兩國在今后將會進一步擱置爭議,尋求共識,互相合作。有人認為隨著中國的崛起,中美必然走向“修昔底德陷阱”,對此我並不認同。中美兩國有競爭也有合作,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修昔底德陷阱”將不會發生在中美之間。


僑聯之友加拿大群友龐燕(加拿大華商發展基金會主席)說,習主席的報告,震撼人心,鼓舞人心。報告不僅生動描繪了自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砥礪前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軌跡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刻闡述了新時代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十四條治國方略,指明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方向,而且習主席還站在時代的潮頭,放眼世界,給出了打造人類社會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展示了中國偉人的眼界格局和博大胸懷,讓我們海外華人感到特別激動和自豪。

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事業,偉大的工程,偉大的實踐,一定會產生偉大的思想,一定會產生掌舵的偉大領袖。我堅信,有以習主席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提早變為現實,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為習主席點贊!祝祖國繁榮富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