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 康曉萍出席“華僑華人研究與僑聯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要聞
康曉萍出席“華僑華人研究與僑聯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
2017年09月15日16:27  來源:中國僑聯

圖片 1

9月13日,由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主辦的“華僑華人研究與僑聯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僑聯副主席康曉萍出席會議並作總結講話。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出席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僑大學、韓山師范學院、北京華文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福建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國務院僑辦僑務干部學校、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歐洲華商商學院、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涉僑院校、科研機構、社會智庫及相關單位同志40余人參加本次研討會。

圖片 2

研討會由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張秀明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華僑華人研究的現狀、發展趨勢、機會與挑戰,新型高端智庫建設尤其是僑聯智庫建設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康曉萍指出,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應在會黨組領導下開展工作,努力建設成為國家級、高端化、樞紐型、開放式的華僑華人研究中心,國際移民研究基地,僑務工作特別是僑聯工作的智庫。應適應世情、國情、僑情的新變化,緊密關注國際移民與僑務工作領域的新趨勢和新問題,增強學術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活力,加強協作,團結拼搏,開創華僑華人研究新局面。

一是努力打造服務國家發展和僑務工作的高端化智庫。應立足中國僑聯,進一步明確定位,以打造僑務事業“智庫”為目標,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強化學術研究和政策建議功能,深化現實僑情研究,為僑務政策制定提供參考,為僑聯事業發展提供咨詢。要借助國家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決策咨詢制度的契機,緊密聯系、組織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學者,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選准課題方向,明晰研究定位,努力建設開放、高端、專業的僑界智庫。

二是努力打造華僑華人和國際移民研究的國家級團隊。僑研所應牢記使命,借鑒國際移民及相關研究的思想理論和研究方法,准確把握華僑華人研究的最新發展方向,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三是努力打造引領華僑華人研究新發展樞紐型的組織。僑研所應立足於世情、國情和僑情的新變化,廣泛團結聯系國內華僑華人研究團體和專家學者,努力推動海內外專家學者溝通交流的平台,不斷加強與國外相關研究機構和學者的聯系聯絡。

四是努力打造華僑華人研究者交流合作的開放式平台。僑研所應與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及國際相關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相關項目等合作。打造學術交流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人才成長平台、成果轉化平台等,促進涉僑人才互動、學科融合發展、僑務資源共享,並以此為基礎充分發揮華僑華人研究的人才和智力優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