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創業中華·牽手京津冀——第十七屆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副主席李卓彬、李昭玲,以及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聯黨組書記趙宏生、北京市僑聯主席榮洋、河北省僑聯主席包東、中國僑聯副秘書長、經濟科技部部長趙紅英、天津市僑聯副主席陳鐘林等出席活動。
本屆“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由中國僑聯和北京市僑聯、天津市僑聯、河北省僑聯聯合主辦,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78位海外僑界高層人才參加,帶來項目89個,涉及文化創意、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北京市僑聯副主席蘇泳主持啟動儀式。
萬立駿主席在啟動儀式上講話,充分肯定了“為國服務”活動多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他說,圍繞國家人才強國戰略,協助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僑界人才創新創業是僑聯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中國僑聯通過加強特聘專家委員會隊伍建設、舉辦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會、推進“新僑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組建“新僑創新創業聯盟”等方式,支持、鼓勵、引導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特別是通過打造“創業中華”品牌活動,發揮僑界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積極引智、引技、引才,推動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高科技項目成功落地,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做出了積極貢獻。
萬立駿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當前中國三大國家戰略之一,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提升發展水平和城市品質的戰略抉擇,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都帶來了重要發展機遇。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本屆活動期間,各位團員要到京津冀三地交流,並考察雄安新區,希望各位團員珍惜國家發展為海外人才提供的難得機遇,珍惜國家為延攬人才、鼓勵創新打造的良好環境,將個人價值實現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發揮專業優勢和自身所長,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獻計出力、多作貢獻。
“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活動”自2001年8月由中國僑聯與北京市僑聯共同舉辦以來,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六屆,在海內外僑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力,累計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等50多個國家地區500多名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參加,共有50余位海外高層次人才留京發展,60多個高科技項目在北京落戶,總投資數十億元。
為使“為國服務”活動更富有成效,高水平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更好地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服務,從去年開始中國僑聯與京津冀三地僑聯聯合舉辦。這是中國僑聯“創業中華”品牌的一個亮點,是深化“兩個拓展”工作方針的重要實踐,也是僑聯系統整合資源、上下聯動、搭建平台、為僑服務的具體舉措。
接下來的一周,“為國服務團”將走進北京通州區、西城區,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區,以及天津北辰區等地,考察高科技企業、參加項目洽談推介會、科技精英發展論壇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