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由中國僑聯指導,中國長城學會和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主辦的“體驗長城魂•共筑中國夢”——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學生長城之旅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結營儀式,中國僑聯顧問、原副主席唐聞生,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張柏出席結營儀式並講話。
唐聞生代表中國僑聯和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向來自十二個省區市和港澳台地區的同學和老師們致以衷心的問候。她在講話中指出,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顯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堅強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品格,長城是抗擊外來侵略的精神符號,《義勇軍進行曲》中就號召人們“用我們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
唐聞生說,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財富,無論大家來自哪個省份、哪個地區,中華文化都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相互交往的天然紐帶,希望營員們能夠珍惜友誼,發展友誼,共同把長城文化傳承下去,把民族精神發揚下去,把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起來。在儀式上,唐聞生還對長城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30周年以及中國長城學會成立30周年表達了祝賀。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張柏在講話中說,今年是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3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長城學會成立30周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我們組織這次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年學生長城之旅活動,就是為了讓長城文化、長城精神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兩岸四地,走進每個人的心裡,尤其是讓我們的青少年建立起心中的長城,以抵御腐朽的、不健康的精神糟粕,牢固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來自台灣的營員王薇作為港澳台學生代表在儀式上發言,她首先感謝主辦方給了她這次近距離考察長城的難得機會,讓她見識到書本中的長城在現實中竟是這般的雄偉和壯闊,仿佛看到了古代戰場上的金戈鐵馬,感受到了“氣吞萬裡如虎”的驚人氣魄。
來自內蒙古的王東麟同學作為大陸學生代表在儀式上發言,他說這次體驗營讓他親身感受到祖國的燦爛文化和光輝歷史,在十天的體驗中,他結交了很多好朋友,也鍛煉了自己的生活能力,讓他真正懂得了獨立、自強、自尊、感恩、合作的重要性。
來自台灣的蔡德豐老師作為教師代表在儀式上發言,他坦言自己曾多次游覽長城,但是這次的長城考察之旅比以往任何一次收獲都大,讓他感到長城文化能給人的內心帶來堅強的力量。他說,歷時10天的交往,讓台灣與大陸的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台灣和大陸真的是無法分割,無論從文化上,還是情感上,兩岸都會越來越密切,這是時代的趨勢。
此次長城體驗營活動共有來自港澳台青年學生、老師和大陸十二個省、市、自治區的長城小記者、帶隊老師100余人參加。學生年齡多在14-18歲之間,港澳台和大陸學生一對一結對子,互幫互學、交流結友。從8月11日開始,逐一考察山海關、老龍頭、八達嶺、長城博物館、張家口大境門長城、大同得勝堡長城,歷時10天,行程1400多公裡。
中國長城學會副秘書長閻健民在儀式上對十天的體驗營活動做了總結,中國長城學會小記者工作委員會理事長、樂思塾教育集團董事長王雷代表協辦單位做了發言,結營儀式由中國長城學會秘書長吳國強主持,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副部長邢硯庄、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郝守泉等一同出席儀式。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和嘉賓與營員們在人民大會堂北側大廳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