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凝望觀音山
2018年07月10日15:22  來源:中國僑聯
原標題:凝望觀音山

WechatIMG1913

履痕從未至東莞,讀書僅知道東莞是袁崇煥的故裡,這是中國歷史上脊梁式的人物,文人統兵的典范,雄才大略的英才。如果不是剛愎自用、苛察多疑的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將袁崇煥棄首西市,也許明朝的紀年還會延續。

在袁崇煥那個風雨飄搖、天崩地坼的年代,還沒有東莞聞名於世的觀音石像。觀音山早就存世了,原先叫觀音門,名不見經傳,山不見通靈,有了觀音坐像,改叫觀音山。袁崇煥的出生地是東莞石碣鎮,也許他在故裡讀書時,足跡履及這秀色可餐的青巒?

在略有涼意的清晨,顧盼夾壁蔥蘢,盤桓而至山頂,凝望著那巨大壯觀的觀音像,不由得心底發出贊嘆:這是國內最高的觀音坐像,也是世界最巨大的花崗岩觀音像。用了999塊玄武岩花崗石,總重3300多噸,全部用人工雕鑿,歷時三年,僅主體就高達33米的觀音像,令觀者隻能引頸仰視。

凝望那觀音像,屈指算來她結跏趺在山頂已經16年了,白駒過隙,塵間百態,大千世界,盡收眸底。她的膝上,棲息著一群白鴿,觀音安祥,白鴿靜棲,和諧而自然,心曠而神怡,令人心儀許久。佛經上說“佛庄嚴,我自庄嚴”,而觀音安祥,觀者亦必安祥。

凝望之余,卻略有詫異。這不是我在其他地方見過的觀音像,她的服飾也不同於以往,雖手托淨瓶,卻戴頂冠。這有迥於我所熟知的水月觀音像,在敦煌五代時期和宋代的壁畫裡,皆可以見到水月觀音,民間的水月觀音更是觸目可見。北京法海寺有聞名於世的明代水月觀音像,遍身奢華的裝飾幾近極致。因為法海寺是皇家寺院。從北魏以來,皇帝即佛的觀念滲入到寺廟造像。雲崗石窟其中最早的五尊佛像就是依照皇帝面容而雕鑿。觀音菩薩也會依照皇帝的后妃而塑造。北京法海寺的水月觀音,據專家考証,極有可能是依據明英宗寵愛的后妃。唐人說“菩薩如宮娃”,即是此意。所以,隋唐時皇家寺院會依照宮中嬪妃去造像。

觀音山的觀音當然不會比照什麼“宮娃”嬪妃,在昔日的印度和西域壁畫塑像中,觀音菩薩是男性。觀音傳到了中國,才開始變化為女性。安祥柔和,慈眉善目,臨水照月,恍如仙境。如白居易看到的水月觀音,虛幻的水中月,波光粼粼,月光渺渺,他不由地發出“虛白光中”的詫嘆。有人說,水月觀音的出現正是武則天稱帝之際,人們將她的御容描繪成觀音的面龐,那豐腴、雍容的氣象,真是十分的相像。唐代名畫家周昉“妙創水月之體”,他是將武則天的御容融入了水月觀音嗎?史不可考,但水月觀音無疑是佛教傳入中國藝術化、本土化的象征,與禪宗同為佛教溶入中華的兩大貢獻。歷代歷朝的底層老百姓,是不管觀音像誰的,在她們的心中,觀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象征,舉凡危厄、苦難、因緣,連祈福送子,無所不賜,無所不能。

觀音在中國是無處不在的。水月觀音的面像是令人們記憶深刻之極的,因為在中國,觀音太深入人心,太世俗慈善。

而我凝望的觀音,她的面容不是人們所熟悉的,而是更有動感、更加親和,就像一位淳朴無華的漁家女,哦,與在珠海海濱見到的那尊立在碧波中的珠海漁女塑像,有似曾相識之感。

從敦煌五代始,水月觀音深深地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了烙印。水月觀音洋溢著文人氣,表達著觀水中月而知人生無常的思維。觀音山的觀音無疑是又一次顛覆歷史的創造,她擯棄了人生無常的審美取向,而向人們展示了世間的存在、美好和憧憬。

凝望之間,同行者指出,這尊觀音像就是福建一位雕塑家依據媽祖形象而創造的。媽祖在沿海人們心中的位置與觀音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媽祖更接近人間,更富有親情,更具有平民性。

這讓我不禁暗暗稱嘆:觀音,觀音,這融合於媽祖形象的觀音,是何等富有創造性的神來之筆,“我是人間傳彩筆”,這一筆焉知不會在佛像雕塑史上留下值得一贊的篇章?

尋常的水、月、波紋、光環,都沒有觀音山的觀音氣象廓大,背倚藍天白雲,坐擁群巒碧色,風自徐來,氣自舒卷。似乎在面向人間凝眸著愛憐的溫情目光。

也許正是如此引來人們的頂禮和喜歡?要不為什麼動輒幾千人的相親男女要化幾個小時上山,去在觀音面前訴因緣、訂終身呢?

我沒有見過觀音山萬人相親會的熱烈場面,據說自2010年以來,已舉辦了18屆,從東莞、深圳到粵港兩地,有6萬多單身青年曾絡繹來到觀音山,雙眸對視,兩情相悅,款款攜手,迤邐攀山,去向觀音合掌盟誓,讓觀音見証因緣。在觀音的見証下,已有幾千對單身青年牽手結成連理。

觀音山,成為了鵲橋,觀音,成為了月老。觀音,不再虛無飄渺,不再化身世外,她也體味著人間煙火、悲欣交集,見証著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佛講經會飄落繽紛的花雨,而面對著無數追求摯愛的人們,那飄落的一定會是濃濃的愛意,一定會是深深的祝福。百年好合的人們,大概永遠在心中記憶著觀音凝視他們的目光,花崗岩的面容會傳遞著含情脈脈、悲憫情懷。

我去過惠州西湖,那裡有蘇東坡侍妾朝雲的墓和六如亭。過去惠州習俗,逢到清明,傾城士女會到朝雲墓禱拜,並栽種下象征冰清玉潔的梅花。男婚女嫁時,也會相攜至亭前燃香沐拜,向忠貞於愛情的朝雲“問夙因”,盟生死。有一首惠州竹枝詞道出了當年的景致:“六如亭上草成茵,紅菱翠柳開野塘。郎坐船頭妾船尾,朝雲墓上去燒香。”但是時代不同了,觀音山覆蓋的地域人口達1億1千萬,去觀音山上向觀音“問夙因”,更成中國規模最巨、影響最大、社會反響最廣泛、參加人數最多的新習俗和新盛事。

千裡因緣一山牽。海拔不過400多米的觀音山,那曲曲折折的山路,是一條幸福甜蜜的鵲橋,那觀音像下更是一個綴結紅線、蒂並連理的港灣。

凝望既久,我發現觀音手中托著的淨瓶,卻無柳枝。觀音持柳枝,千百年來深入人心。她手中的柳枝傳說有無窮神奇,可以千變萬化。我曾至江西修水,見到此地獨有的青錢柳,葉似銅錢,果實更似一串串銅錢,是中國特有的單一屬種。在植物學的概念中,它不屬楊柳科,而是胡桃科屬的落葉喬木。但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喚它“青錢柳”。據說,古人畫觀音手中的柳枝,就是以青錢柳為摹本。那觀音山的觀音為什麼不持柳枝?沒有答案。雕像的作者是怎麼想的?也許必有他的深思熟慮。我想,在郁郁蔥蔥的山嶺南,觀音不需要柳枝吧,有那麼多氤氳濃郁化不開的綠色,一枝青柳怎遮得住一腔愛憫?

“嶺南綠意上拂衣”,我登上山頂,凝望著山下一泓碧湖,綠波與浮雲互映,霧靄共山色相溶。在山間蜿蜒的石道上,我凝望著撿收雜草的工人,他將手中的木棍遞給我同行上山的老者。觀音山的人慈悲為懷,體現在這微小的細節之中,讓我觸動起心中的漣漪。下山時,驀然回首,我仿佛覺得觀音在凝望著這山、這水、這人……

相比觀音山下古木博物館裡那幾十株黃帝、周、秦、漢年間的古木,觀音山上的觀音年齡真的太短暫了,她坐在山上才16年,16年相比於幾百年、幾千年,真是滄海之一粟,宇宙之須臾。可是,花崗岩雕鑿的觀音也許更該存世幾百年、幾千年吧?她也會永遠凝望著膝上的白鴿,凝望著嶺南綠意、神州春色,凝望著頂禮她的善男信女,凝望著年年來尋覓幸福因緣的朱顏祿鬢的年輕人……

(責編:孫爽、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