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取" /> 我所認識的章漢夫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我所認識的章漢夫
2018年05月15日14:24  來源:中國僑聯

中國外交取得了令全世界矚目的輝煌成果,我們應該了解和記住為新中國外交卓有貢獻的人物。在解放戰爭中曾任“楊羅耿”(楊為開國上將楊得志,羅為開國大將羅瑞卿)兵團副司令兼參謀長的耿飚,1950年元月,他直接由毛主席、周總理批准轉業(當時還說過——要保留軍籍)到外交部上任,這位將軍帶著戰爭的硝煙,自己開著第十九兵團解放戰爭中繳獲國民黨中將羅歷戎的美式吉普,到剛挂牌的我國外交部報名上班了。他是開國第一位派往西方擔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兼駐丹麥、芬蘭公使,后任駐巴基斯坦大使。1960年初回國任過外交部副部長,后又任駐緬甸大使等職。1969年,毛主席、周總理又派他出任駐阿爾巴尼亞副部長級大使,成為著名的“將軍大使”。1976年后,黨和國家又給予重任,擔任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這位集黨政軍領導為一身的著名外交家,在他的長篇回憶錄(人民出版社出版)第四章專篇《外交部內外——副部長們》中,重點寫了他敬佩的亦師亦友的外交家章漢夫,讀后使我受益匪淺。

這一章耿飚以十分尊重和謙遜的情感回憶了1949年開國后外交部副部長們(部長是周恩來,后來是陳毅元帥),他回憶裡副部長排名是“章漢夫、姬鵬飛、曾涌泉、羅貴波、黃鎮等同志”。當然筆者知道還有上世紀50年代三位擔任過很短時間副部長的張聞天、王稼祥、李克農,他們也都曾擔任過中共中央和軍隊的領導工作,開國不久喬冠華即被任命為部長助理。

章漢夫(1905-1972 江蘇武進人)是位行政五級的副部長。1927年加入美國共產黨后即轉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內是少見的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學生,在校期間組織和參加了歷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章預備班畢業后先去華盛頓大學留學攻讀經濟與對外貿易,后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1928年,23歲躊躇滿志的章漢夫被派往蘇聯留學深造。

1931年初他從莫斯科回國后,被黨中央派往香港從事地下工作,后又調往廣東任宣傳部長。當黨的早期著名領袖蔡和森被捕后,章漢夫曾代任廣東省委書記﹔同年12月章漢夫在香港不幸被捕,經其父多方疏通營救,被押送出境。他在上海很快又接上組織關系,曾任中央宣傳部干事、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等要職。1933年5月,在中共上海地下工作遭受嚴重破壞時,章漢夫再度被國民黨拘捕。父親謝仁冰通過黨外有影響力的愛國民主人士邵力子施以援手,“念其年輕無知”才被解往“蘇州反省院”,后經其父花了幾十兩黃金才把他保釋出來,他卻不顧其父及家人再三苦勸和警告,於1935年到上海與黨在上海的文化工作委員會領導人周揚、夏衍等迅速取得聯系,又參加了文化學術界統一戰線的工作。面對白色恐怖朝夕都有逮捕和犧牲的可能,他不得不對父母親說:“我對革命的立場不能改變,你們隻當沒有我這個兒子好了!”以此表達他終生奉獻給共產主義不可動搖的決心。

有一次參加活動時,因彎腰提鞋被一直盯梢的特務突然逮捕,與同時被抓捕的陶鑄同志雙腿捆在一起,關進了蘇州大牢。雖遭嚴刑拷打,他卻堅決不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和說出黨的任何機密。后又經黨組織多方營救出獄,即被任命為《新華日報》總編輯。在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直接領導下,報道宣傳了黨的抗日主張方針﹔他還親自動筆撰寫過大量時政文章,這些頗具文採的文章在國統區產生了不小影響。上海剛解放,他即被任命為市委常委並兼任繁忙的外事處處長,很快又被中央調到新組建的外交部工作了。

1945年抗戰勝利后,根據黨中央指示精神,章漢夫隨董必武出席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聯合國成立大會,成為我黨派往聯合國最早的外交戰士。在外交部他是周總理十分得力的助手,擔當了外交部的許多工作。在三年抗美援朝戰爭中,他也是一位幕后英雄。章漢夫協助周恩來和彭德懷、李克農在國內外均發揮了不少作用。

1953年,我和喬宗淮就讀於北京育才小學,他是我小學同班同學,相識相知至今。他才華橫溢的父親喬冠華后來成為外交部第四任外長,解放前也曾擔任駐香港新華社首任社長。后來宗淮擔任了20多年外交部副部長級的工作,也成為了一位資深外交官,真是子承父業一時傳為佳話呢。他溫文爾雅又美麗堅強的母親龔澎是我黨和政府第一位新聞發言人,抗戰勝利后跟隨毛周赴重慶和蔣介石談判,就代表我黨和延安政府對中外記者發言!外交部組建時為首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她已成為外交部部長助理,與喬冠華同為周總理外交上強有力助手。在1970年仲秋,由於文革動亂中“四人幫”殘酷打擊和無比辛苦的長期晝夜工作,年僅56歲杰出的外交家龔澎英年早逝於北京醫院,周總理親到病房十分悲痛再三重復:“沒有人能代替她!”

龔澎的姐姐龔普生,就是章漢夫的夫人,也是位很優秀的開國外交官。她曾首任開國后不久的外交部國際司司長,一對同胞姊妹花同時盛開在外交部,真是罕見的傳奇呢。在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喬宗淮帶我去北京東城外交部街47號他姨媽龔普生和姨夫章漢夫家玩。這是一座解放前留下的達官貴人的三層小洋樓,面積不大卻建筑設計精巧適用。聽說司徒雷登也在此居住過,在這裡章龔夫婦也曾熱情地為部裡年輕干部舉行過婚禮,那時的官兵關系真是如魚似水呢。總是戴著一副金色細框近視鏡、有些發福、一派學者風度的章漢夫和個子高於他的龔普生阿姨熱情慈祥地招待我們這些頑皮的孩子們,他們給我們糖果也給我們講國外見聞、外交知識和禮儀,這些啟蒙教育使得我們終身獲益匪淺。后來他也喜歡一邊抽著中華煙(紅彤彤的煙盒一個也不扔,攢下留給男孩子們拍玩)一邊認真聽宗淮講著部內外群眾的呼聲﹔宗淮考入清華后,章就更喜聽他匯報講解國內外形勢。

剛建國不久以美國為首的東西方世界被美國控制和影響著國際形勢﹔當時承認我國的國家不多,印度則於1950年春就承認我國。因此對於搞好與印度的關系是重要且十分復雜的,在這種形勢下擴大提高我國的影響及地位乃是重中之重。在周總理的直接領導下,章漢夫堅決執行中央外交路線,竟和印度駐華代表大使前后進行了長達四個多月馬拉鬆似的談判,1954年4月末此談判才宣告結束,終與印度達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友好平等協定。在談判桌上,章漢夫還提出了不少有創見的建議被中央採納,為此章漢夫特別受到中央和周總理多次的表揚。最終簽下這個協定和換文,實際是清除了印度在西藏沿襲英國殖民主義的各種不平等特權。

1961年5月,章漢夫作為副團長隨陳毅參加關於老撾問題的第二次日內瓦會議,是當時建國以來我國參加的最具規模的重要國際會議。在漢夫同志代陳毅外長任團長后,他不但“忠實准確貫徹執行中央路線、政策和具體指示”,還根據會議進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向周恩來及中央提出有益建議。

這次日內瓦會議面對美、英、法等西方強國和蘇、波、越等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及印度、泰、老、柬等發展中國家代表團﹔外交代表團在章漢夫率領下,參加了現代國際上少見的長達14個月的又一次馬拉鬆似大型國際會議。他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和十分激烈、面對面唇槍舌劍和背后的各種陰謀詭計,真是惡浪洶涌﹔漢夫始終堅持總理周恩來和黨中央的外交原則,又以他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和豐富的國際外交知識,克服了多少艱難曲折,推動著大會一步一步向前。1962年7月全體參加國,根據萬隆會議精神和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共識,才能最終簽署了《關於老撾中立的宣言》和《關於老撾中立的宣言的議定書》,使這次日內瓦國際會議能圓滿結束,大大提高了我年輕共和國的國際威望和地位。 “漢夫同志是功不可沒的。”耿飚回憶錄再三肯定章漢夫在此次外交歷史上的功勞。

1949年金秋10月開國時,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可以說沒有什麼領海主權可談。這是擺在剛誕生的共和國外交部日程上必須解決的大事呢。面對我國各條戰線上百廢待興,日理萬機且事事躬親的開國總理周恩來,實際上又把這個重擔鄭重交給了漢夫。無論在部裡還是在國外,漢夫是經常深更半夜接到總理電話指示的人。接到此任務,漢夫就開始不分晝夜直接閱讀了大量英俄等國原始資料,反復比較為什麼在國際法中,美國、英國、日本這些發達強國隻提出了適合自己的3海裡﹔丹麥、瑞典則規定為4海裡﹔而薩爾瓦多卻又規定本國是200海裡之寬闊呢?漢夫在大量調查研究后提出了新中國則應如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委內瑞拉、印尼等多國的領海為12海裡,這個合理化建議被周恩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審閱批准了。當我國外交部首席發言人龔澎等在1958年9月向全世界庄嚴宣布時,驕橫不可一世挂著美國星條旗的第七艦隊也不得不開出我大陸領土12海裡以外!並且到今天我國一直沿用下來。耿飚將軍回憶錄中這樣寫道:“這說明領海寬度確實得適當所產生的法律效果,確實有利於保衛我國的領海主權。”這不能不說是漢夫同志對我國的又一大貢獻!

在1968年3月,在肆無忌憚的造反派到剛剛出院(已失去自由,造反派一直日夜監視他)的章漢夫家,拿著一個捕風捉影的名單千方百計地去抓什麼“叛徒”,這次他被綁架似地帶走,從此他和妻子及兩個女兒音書兩斷,在秦城監禁四年受盡種種非法折磨。1972年元旦剛過,一代新中國杰出外交家在新中國外交上做出重大貢獻,受到毛周格外重視的章漢夫就這樣被“四人幫”迫害冤死在獄中。從此外交部“總值班員”辦公室的(他總是工作到下半夜才回家)燈光消失了,孩子們永遠聽不到他講童話故事惟妙惟肖的聲音和表情了。

1976年初秋,終於撥開烏雲見青天。在1979年9月18日黨中央給章漢夫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隆重舉行了平反昭雪和追悼大會,幾乎所有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參加或敬獻了花圈。我還是摘用當時親到追悼會現場、他的老戰友耿飚,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長篇追悼文章——《回憶新中國杰出的外交家章漢夫同志》 (1987年9月3日)的話,結束我的懷念小文吧:“一致公認:章漢夫作為外交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外交部一貫對干部堅持黨的原則,公道正派,不搞親疏。”“學習他的優秀品質和工作作風,對於提高外交戰線、廣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業務是很有意義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