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周恩來與曹禺的友誼
2018年05月31日15:16  來源:中國僑聯

2018年正值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我們在這裡回憶一下他與曹禺師近半個世紀的深厚友誼,或許是有著現實意義、長遠意義和特殊意義的。

記得作家冰心先生曾經說過:“我所見過的和周恩來總理有過接觸的人(不單是文藝界),無不感到總理對他或她,都是特別地關心和愛護。這並不奇怪,因為總理是中國亙古以來賦予的‘愛’最多而且接受的‘愛’也最多的一位人物。”

正由於如此,在1976年那個寒冷的早春,曹禺師為自己失去一位半個世紀的良師益友而肝腸攪刺、悲痛萬分。曹禺師在遺體告別儀式上,向遺像深深地鞠了五個躬,走出門以后忍不住停下來,眼睛裡含著熱淚哽咽地說:“周總理去了,我仿佛自己的部分生命也隨之而逝。”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北京人藝的同事們都知道,周總理在幾十年裡對於劇院無微不至的關懷、指導、幫助,是與曹禺師不能分開的。

在那些令人終生難忘的日子裡,周總理到劇院看演出(他一共看了41個、次戲的演出)、看排練、參加晚會、出席座談會,以至串走家屬宿舍當中,總少不了曹禺師的陪同和介紹,而周總理又總是以“老同學”來親切地稱呼著這個人藝的院長。

有人問:你們果真是“老同學”嗎?

曹禺師會搖搖頭笑著說:“那是總理的謙虛,我們年齡相差12歲,實際上只是在天津南開中學先后不同時期的同學,而且先后不同時期在一個劇團裡(即‘南開新劇團’)裡演過戲罷了。”

周總理與中國話劇之間的淵源關系,倒是鮮為人知的,首先值得寫上一筆介紹一番。

眾所周知,話劇是一個舶來品,來自歐洲的古希臘,天津則是早年中國話劇之鄉,南開中學更是北方話劇的搖籃。早在20世紀初期,也就是1909年春柳社在日本東京演出《黑奴吁天錄》以后的兩年,南開中學的創辦人、老校長張伯岺從歐美考察回來,就在校園內極力推廣當時在歐美已經開始流行的話劇藝術。1914年南開中學成立了最早的新劇(即話劇)業余演出團體——“南開新劇團”。

周總理當時年僅16歲,正在南開中學讀書,便已是南開新劇團的重要成員,他積極參加編寫新劇、表演新劇,還擔任了布景部副部長的職務。同時,周總理更是一位新劇理論的倡導者,於1916年寫的《吾校新劇觀》一文,倡導把新劇和“重整河山,復興祖國”的大目標聯系在一起。認為“是知今日之中國,欲收語言文字統一普及之效,是非藉通俗教育為之先不為功。而通俗教育最要之主旨,又在含極高之理論,施之有效之實事。若是者,其惟新劇乎!”他指出,新劇可以開民智、進民德,“施之以教,齊之以恥,生聚教訓不十年,神州古國,或竟一躍到強國之林,亦意中事也。”這些進步的戲劇觀念,對於多年以后參加新劇團的曹禺師,依然影響不小,教益非淺,難以忘懷。

那個時候,中國封建勢力還很強大,社會風氣相當不開化,男女少年根本不能同校上學,更是不能同台演戲。由於周恩來英俊瀟洒,儀表堂堂,又獨具表演才華,反串女角婀娜動人,惟妙惟肖,先后在南開新劇團扮演過十多個戲裡的角色,其中絕大部分演的是女角色,如《一元錢》中的孫慧娟、《仇大娘》中的范慧娘、《恩怨緣》中的燒香婦、《千金全德》中的高桂英、《華娥傳》中的華娥、《老千金全德》中的童男……等等。在這些演出裡,他的精彩表演受到廣泛的稱贊。有的評論文章寫道:“於新劇尤其特長,犧牲色相,粉墨登場,傾倒全場。原是凡津人士之曾觀南開新劇者,無不耳君之名 ,而其於新劇團編作布景,無不贊助之功。”

后來,周恩來還一直牢記在南開中學求學時那段男扮女裝登台演劇的經歷,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與南開中學老校長張伯苓在重慶南開中學觀看話劇時,周總理對張伯苓說:“我對校長有意見!”張伯苓不明其意何在,周總理又風趣地說:“當年你不該總讓我扮演女角啊!”師生二人對視,大笑不止。

南開新劇團的演出不僅受到本校師生的歡迎,而且得到京津等地觀眾的喜愛,可以說,其聲譽已經超過了當時的某些專業劇團。許多學校和專業劇團爭相上演南開新劇團的演出劇目,在社會上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1915年10月18日,北京廣德樓戲園上演其它新劇團演出的戲,周恩來得知以后,趕忙與李福景等20多名同學組成“津門學界觀劇團”,乘火車來到北京,住在前門西河沿元成房。當晚,來到大柵欄廣德樓戲園,在包廂裡觀看了話劇《仇大娘》。看戲以后,周總理、李福景等人返回住處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一直到次日凌晨兩點鐘。這天下午,周恩來等人再次來到廣德樓戲園,觀看話劇《恩怨緣》,大家認為,此戲幾乎無懈可擊,劇本好,又加上演員們聚精會神,取得了圓滿的結果。看戲以后,周恩來、李福景等人去街頭吃晚飯,接下來再一次返回廣德樓戲園觀戲。大家認為,這場戲演得比頭天晚上的效果還要好,他們邊看邊說,興奮地直至午夜才返回住處。

通過這些觀摩,周恩來、李福景等人不僅了解了北京的新劇演出情況,同時在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收獲,可謂受益多多,美不勝收。

周恩來不光是到北京來看別人演南開新劇團的劇目,他自己參加演出的《一元錢》也曾來到北京演出。該戲表現的是一對青年男女不為貧富巨變所動,追求自主婚姻的感人故事,在南開中學演出以后受到好評,后來又受到北京文藝界的邀請,赴北京演出,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聞訊趕來,觀看了演出,並與演員們進行了座談。新中國成立以后,已是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與梅蘭芳相見時,曾經高興地回憶起這件有意義的往事。周總理說:“30多年前,南開中學校慶,我們排演了新劇《一元錢》,北京文藝界曾邀我們來京演出。”說到這裡,梅蘭芳興奮地說:“我想起來了,您在《一元錢》裡演一個女子。演過之后,好像我們還開了座談會。”周總理笑著說:“對。雖然那是青年時代的事,但我們可以說也是同行了。”他說得在場的人都忍不住地笑了起來。

周總理關於發展新劇的思考是認真的、全面的、深刻的。他曾經明確地提出——

第一, 舊戲流弊太多,多為導淫毀俗之作,改不勝改,較之新劇實為利少而害多,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則世風日下,損害國家之精神。為此,隻有從振興國家出發,力倡新劇。

第二, 對於新劇的派別也要具體分析,趨向墮落的文明戲必須進行徹底批判。文明戲的“演者、編者,類多率爾操觚之士,數時練習,便自登場。情節之未合也,言辭之支離也,布景之未周也,動作之失措也,均無暇計及。藉一二之滑稽辭句,博觀者歡迎,間復加以唱工,迎合社會心理。……以此而言新劇,與新劇之主旨,相去日遠。”一句話,不改革文明戲,新劇是不可能稱為新劇的。

第三, “現代寫實劇者,乃最近七八十年之戲劇,其意在不加修飾而有自然實際及客觀之趣味。此種劇旨,更為銳進而成空前之發達。”南開新劇“於潮流中已佔有寫實劇中之寫實主義。”

周總理早年的這些理論主張,對於南開新劇的健康發展,顯然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於幼稚的中國話劇之成長也是十分有利的。

后來,曾經有人問過周總理:“總理,你喜歡京劇還是喜歡話劇?”周總理答:“都喜歡。”那人又問:“比較起來,更喜歡哪一個?”周總理想了想直率地說:“比較起來我更喜歡話劇。”

“服人以誠不以言”

走上職業革命家道路,而且是做中國政黨領導人以后,周總理自己就不便也不能再登台演戲了,但是,他的興趣猶存,對話劇藝術、話劇演出團體仍然給予極大的關注和指導。就是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戰爭熱潮中,也是如此。

1937年10月,中國旅行劇團在漢口法租界的“天聲舞台”,首演四幕抗日鋤奸話劇《前夜》,這個戲由陽翰笙編劇,由中國旅行劇團團長唐槐秋任導演並主演。應陽翰笙之邀請,周恩來前往觀看演出,並給劇本提出意見,進行了指導。

演出結束以后,周恩來在陽翰笙的陪同下,來到后台看望演職員,並微笑著和全體演職員一一握手。當與唐槐秋握手的時候,唐槐秋客氣地說:“您好!請多指導。”周恩來更加客氣地說:“我是來學習、受教育的。”在對演出加以肯定和鼓勵之后,他還希望中國旅行劇團更多地創作演出這種振奮愛國精神,鼓舞抗日斗志的好戲。

自此以后,凡是中國旅行劇團推出新劇目的時候,周恩來都來看戲。周恩來每次到劇場看戲,都由鄧穎超大姐陪同,另外還有秘書、警衛、司機等隨員參加,一共有六個人。每次演出結束,周恩來都要到后台看望演職員,祝賀演出成功,並表示感謝。還有一點要提及的,那就是周恩來等人每次來看演出,都是照章購票,不肯“看白戲”。一次,唐槐秋委托田漢給周恩來送去六張戲票,請他們來看戲。周恩來見了戲票,就問田漢:“戲票要好多錢?”田漢說:“這是請你去看戲,不要錢。”周恩來說:“那不行!”又鄭重地表示:“槐秋的劇團是職業劇團,全靠賣票維持生活和發展。我們怎麼能‘看白戲’呢?”田漢隻好說:“那戲票錢就由我來付吧!”周恩來擺擺手說:“不行,不行!你不也就有那麼幾個錢嗎?”結果,田漢拗不過周恩來,還是收了六張戲票錢,才算了事。

當時,與青年成名的曹禺師一樣,22歲就寫出名劇《鳳凰城》的吳祖光,也曾受到重慶一些文藝評論家的非議。1943年2月14號,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首演,演出效果不錯,但是輿論界把他批評得一塌糊涂,罵吳祖光——“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要寫姨太太跟戲子調情、談戀愛這些與抗戰沒有關系的劇本?”周恩來聽到這些評論以后親自去看,並對這部戲作了中肯的評價。

周恩來看《風雪夜歸人》,先后一共看了七次,並且是爬著200多層的台階,到高處的“抗建堂”去看戲。周恩來談到這個戲時表示:吳祖光寫這麼一個在生活底層的婦女,一個姨太太,跟一個生活在底層的戲子,他們為了爭取自由,向那麼強大的黑暗勢力作反抗,應不應該贊揚呢? 大概是應該肯定的吧。

1941年11月,周恩來提議當時匯集重慶的中國文藝界人士為50壽辰的文壇宿將郭沫若祝壽,上演郭老的歷史劇《棠棣之花》。而且,周恩來親自出馬,邀請了共產黨員石凌鶴擔任導演。有名人擔了重任,其他人也願意出來幫忙,沒有多久就把這個戲高水平搞出來了。等到戲演出以后,郭老非常興奮,手舞足蹈。他這一高興就來了干勁,以后又延續了整整18個月的時間。這18個月他一口氣寫出來五個歷史劇,即《孔雀膽》《屈原》《虎符》《高漸離》《南宮草》。這說明,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能夠把每個人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為此,周恩來的領導真是不能不令大家佩服和牢記於心的。(上)

(責編: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