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中國僑聯工作》
2017年第1期〖特別策劃〗開平碉樓: 華僑的世界文化遺產
2017年02月08日16:42  來源:中國僑聯

2007 年6 月28 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新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 處世界遺產。

 

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在廣東省開平鄉村廣袤的田野上,一座座西式古典風格的小樓與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土屋交錯在一起,形成中國絕無僅有的鄉間景色。這上千座保存完好的碉樓,見証了一個多世紀以來開平的風雨滄桑,記載著一個個華僑家庭或家族的興衰,至今還維系著源於當地而延伸到世界各地的鄉情和傳統。當年,碉樓的主人不管世外的戰爭與紛爭,回到這裡,親手打造了一片世外桃源。

 

清朝后期,因為人口增長快,糧食供應成為嚴重的問題,每年當地糧食產量不能滿足本地人口之需,開平東南部水道交通便利區域的很多民眾就遠走東南亞,來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濕熱的叢林之中,劈建橡膠園,開採錫礦,興起了一個個居民點和集鎮。19 世紀50年代,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先后發現金礦,急需勞動力的消息經回國招工的同鄉在開平廣泛傳播,隨后美、加兩國橫貫東西部的鐵路工地又成為吸收華工就業的大市場,巨大的就業市場吸引著開平人甘冒遠渡重洋的風險,奔向北美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度。當時,開平人把到美國、加拿大謀生稱為“去出路”,因為他們視美國、加拿大為金山,意思是要走出一條生路來。同時,開平社會陷入了一場長達12 年的土客械斗。本來就匪盜橫行、食不果腹,這場社會動亂更是雪上加霜,促使更多的開平青壯年男子選擇了離家出走的道路,一時間“父攜其子,兄挈其弟,幾於無家無之,甚或一家而數人”,背井離鄉加入到海外移民的洪流之中。到19 世紀60 年代后期,開平形成了“無僑不成村,無村無僑眷”的景象,發展成為廣東有名的華僑之鄉。

 

數萬開平青壯年男子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搏命”,他們省吃儉用攢下一點一點的血汗錢,匯回開平養家糊口。這些早期華僑在海外過著節衣縮食的艱難生活。但是,在傳統社會的開平鄉村,華僑意味財富,他們頭頂著一個有誘惑力的名字“金山客”“金山伯”,他們的妻子被人稱為“金山婆”,兒子被叫做“金山少”,女兒是“金山女”。“金山客,冇一千有八百”的兒歌在鄉村裡傳唱,成為他們的免費宣傳廣告。

 
 

“自抵金山地,

無日敢忘家,

心懷桑子亂如麻,

每飯因愁難咽下”

 

這幾句歌詞反映的便是當年華僑在海外生活的心情寫照。淘金、修路,這些白人不干的粗活,都包攬在個子瘦小的廣東華工身上。1868年,清朝政府與美國簽訂了《蒲安臣條約》,為華工去美國打開了大門。為生活計,更多的華工甘當“豬仔”,赴美的人數快速增長。美國排華法案實施后,仍有華工留在海外經商、捕魚,或是從事服務業。他們最大的目的或許隻有一個,掙了錢后衣錦還鄉,過上富足的生活。

 

中國人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的情結讓那些幸存的“金山伯”們掙到錢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匯錢回家或親自回國操辦三件事: 買地、建房、娶老婆。20 世紀20 年代,開平的鄉間村裡常常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就是“金山伯”行走在鄉間小路上,隨后幾個農夫幫忙挑著幾個沉甸甸的“金山箱”,而這些“金山箱”中往往是華僑在外積攢的全部財富。“這何嘗不是在告訴周圍的人,我在外頭賺了錢,要回來光宗耀祖了。”“宗族觀念極強的中國人戀土戀家,解釋了華僑要回來尋根這種普遍現象,而必須要衣錦還鄉,也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傳統心理。”

 

當歸鄉的華僑大搖大擺、得意洋洋地招搖過市,土匪就開始虎視眈眈地盯著他們了。買地蓋別墅無疑是歸國華僑光宗耀祖最直接的方式,蓋起洋樓,名聲傳開,單身的自然也有很多說媒的找上門,因為當時年輕的姑娘們最滿意的丈夫莫過於一位歸國華僑。然而在他們夢想的幸福美滿生活即將展開之時,土匪猖獗,搶燒擄掠,有直接上門搶的,也有虜掠婦孺兒童的。有的華僑回家當天還沒有從親人重逢的喜悅中緩過勁來,就成為土匪的“肉票”,緊接著傾家蕩產才保住了性命﹔有的華僑因此上吊、跳樓、神經錯亂。

 

華僑對家鄉治安不靖悲憤之極,然而當時官匪勾結、政治腐敗,對地方政府的失望使開平民眾轉而選擇自己保衛自己。民國《開平縣志》記載,“自時局紛更,匪風大熾,富家用鐵枝、石子、士敏土建三四層樓以自衛,其艱於貲者,集合多家而成一樓。先后二十年間,全邑有樓千余座。”

 

華僑是開平興建碉樓最積極的推動力量。他們寄回的錢中,有的就是專門用於建筑碉樓的費用。他們根據自己腦海中國外建筑的印象碎片和不同國家建筑的明信片為依據,邊施工邊指導工匠建造他們的“理想家園”。一幢幢兼具中國傳統鄉土建筑藝術與西方建筑風格的碉樓拔地而起,成了“金山伯”們記憶力和土生工匠們想象力的結合物。為了應對土匪,“金山伯”們不得不考慮建樓兼有居住和防御的功能。他們還專門從國外買回槍支彈藥、報警器、探照燈,並且設立基金,資助家鄉的團防組織。

 

在華僑的大力推動下,近代的開平鄉村進入興建碉樓的高潮時期,碉樓就像雨后春筍般大量出現在開平的鄉村,形成了“無碉樓不成村”的鄉間景象。據“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過程中的幾次碉樓普查統計,建於清朝后期的有313 座,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前(1937 年)的有1490 座, 其中1921 年到1926 年的6 年間就建了608 座,佔全部碉樓的三分之一。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海外的僑匯難以到達國內,開平失去了建碉樓的經濟來源,戰火紛飛之中人們逃命都顧不上,哪裡還有心思去建搬不走的碉樓。此后直到1949 年,開平建的碉樓非常少,隻有29 座。1949 年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社會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開平僑鄉的民眾再也沒有必要興建碉樓了。

 

從建筑風格上講,開平碉樓中西合璧,碉樓的造型千姿百態。最大特點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筑式樣綜合一起,自成一體,造型變化主要在於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1400 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筑的造型可以歸納為一百種,分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屋頂、庭院式陽台頂等形式,既有古希臘、羅馬的風格,又有哥特、伊斯蘭、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筑要素,很難將開平碉樓具體歸入國外某一個時期的某種建筑風格之中。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開平碉樓中和諧共處,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開平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隻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每層相當於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隻相當於半開間。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筑,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御。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隻有三層。開平碉樓的牆體比普通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樓頂有瞭望台、探照燈、警報器、槍械等,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 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犯之敵。碉樓各層牆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縱橫數十公裡連綿不斷,在歷史上對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出過極大貢獻。

 

碉樓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為鋼筋水泥樓、青磚樓、泥樓、石樓等。

 

鋼筋

水泥樓

鋼筋水泥樓多建於20 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收世界各國建筑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整座碉樓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鋼筋建成, 極為堅固耐用,但由於當時的建筑材料靠國外進口, 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也有的在內面的樓層用木閣組成。

 

青磚

碉樓

 

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筑3種。內泥外青磚這種碉樓,實際上就是上面說的泥磚樓,不過,它在泥牆外表鑲上了一層青磚,這樣,不但美觀, 而且可以延長碉樓的使用壽命。內水泥外青磚的碉樓,牆的表面看上去是青磚建筑,其實是裡、外青磚包皮,中間用少量鋼筋和水泥,使樓較為堅固,但又比全部用鋼筋水泥省錢,且保持美觀的特點。青磚樓全部用青磚砌成,比較經濟、美觀、耐用,適應南方雨水多的特點。

 

 

泥樓

泥樓包括泥磚樓和黃泥夯筑樓兩種。泥磚樓是將泥做成一個個泥磚,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為了延長泥磚的使用壽命,工匠們在建筑泥樓時,往往在泥磚牆外面,抹上一層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沖刷,從而起到保護和加固的作用。黃泥夯筑的碉樓是用黃泥、石灰、砂、紅糖按比例混合攪拌作為原料,然后用兩塊大木板夯筑成牆。這樣夯筑而成的黃泥牆,一般有1 尺多厚,其堅固程度可與鋼筋水泥牆相比。

 

 

石樓

石樓用山石或鵝卵石作建筑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卻堅固耐用,這種碉樓數量極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山區。

 

 

按使用功能分,碉樓可分為眾樓、居樓、更樓等,其中居樓最多。

 

眾樓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戶人家集資共同興建,每戶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有3-6 層,每層設有2-4 間房,外部的裝飾少,防衛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 座,約佔開平碉樓總數的26%。

 

        居樓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御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志。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 座,在開平碉樓中約佔62%。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供民團及更夫使用,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報警器和槍支等,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佔開平碉樓總數的12%。


 

開平碉樓最典型地代表了華僑文化的特質。華僑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也是外國文化進入中國的介紹者。開平碉樓是中外多種文化交融和碰撞的產物。

開平碉樓, 是華僑留給我們的世界文化遺產!

 

(責編: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