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品牌活動>>創業中華
創新之路再難都值得
張 紅
2017年09月28日1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創新之路再難都值得(僑創之星)

丁列明

圖為丁列明在實驗室指導研發人員開展實驗。吳 飛攝

他是中國僑聯在2017年推出的“新僑創新創業杰出人才”之一。他帶領團隊經過8年多的努力,成功研發出中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商品名:凱美納),並成功實現產業化,打破進口藥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填補國內空白。他就是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平時,他更喜歡被稱呼為“丁博士”。

作為科學家、企業家,丁列明對“創新”情有獨鐘:“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新能力的競爭,自主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之道。我們的第一個項目已經証明了創新的價值。去年,公司成功上市,現在已經市值200多億元。未來,我們還會在創新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為百姓創制更多用得起的好藥。”

創業:頭腦風暴后水到渠成

“創業的想法是在一次次頭腦風暴之后產生的。”丁列明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不過,他柔和的語氣、儒雅的氣質卻並未因此改變。他對本報記者說:“我1992年到美國留學,1997年第一次回國。時隔5年,卻深刻感受到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候,我在美國做駐院醫生,但時時刻刻都盼望著回到祖國的懷抱,以自己的學識報效祖國。”

在美國,經過辛苦的駐院醫生階段,考取醫生執照之后就具備了獨立執業的資格。這不僅意味著受人尊重,同時還會帶來高收入。這正是當時丁列明在美國走的路。2000年,他順利成為病理科執業醫師,由此也邁入了中產階層,生活無憂,家庭和睦,事業有成。然而,報效祖國的想法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中。在一次次與朋友的交流中,他回國的意願越來越強。

“交流中,我們了解到,國內還非常缺乏高科技的創新藥,高端創新藥市場被跨國藥企所壟斷,而美國有很多醫藥創新項目。有沒有可能把一些好的項目帶回中國,造福中國百姓?”身處醫藥領域的丁列明自此暗下決心,潛心研究。

機會總是垂青有准備的人。2002年夏,機會來了。由張曉東、王印祥等博士設計合成的一靶向藥物獲得出色的實驗室數據。大家就下一步如何開發展開了討論。新藥開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常說10年時間、10億美元。靠自己的力量,很難在美國完成其開發的全過程。充其量,在取得某個階段性成果時,找個大藥廠,賣個好價錢。丁列明想到了祖國。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國家的人才和產業政策又鼓勵這樣的創新項目。於是大家很快形成了共識:“回祖國創業去!”這一年是2002年,距他出國恰好10年時間。“從內心來講,還是希望回到中國,把自己所學用到中國的科研和經濟建設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丁列明回憶說。

丁列明清晰地記得,那是2002年8月13日,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機場。他告別拼搏奮斗了10年的美國,帶著創新藥項目登上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機回國。“從一開始,我就是全職回國。”丁列明放棄的是10年打拼實現的“美國夢”。而他選擇的是艱難的新藥研發之路。他和合作伙伴成為許多人眼中的“傻子”。

“雖然有壓力,但是我從未有過任何猶豫。”丁列明的語氣很平淡。

磨煉:“噩夢”后迎來明媚陽光

平淡的語氣不代表一路走來平靜如水。資金鏈斷裂、心驚肉跳、前功盡棄……走在新藥研發之路上,這些可怕的詞如影隨形。

“從創業開始,我們就明白,一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時刻都有失敗的危險。身邊的朋友也是一面鼓勵我們一面擔憂不已。”丁列明說。

資金鏈斷裂是創業者的噩夢,然而還是來了。“2008年,埃克替尼II期臨床結束,准備啟動Ⅲ期臨床研究,經過計算,整個Ⅲ期研究需要資金5000萬元,光對照藥購買就需要2600萬元。當時,我們已經欠了銀行3000萬元。屋漏偏逢連夜雨。又趕上金融危機,原來有投資意向的基金改變了決定。我們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丁列明清晰地記得,正趕上過年,大家四處湊錢,但是隻能勉強還上銀行利息,根本無力啟動Ⅲ期臨床試驗。“如果不啟動Ⅲ期,那就前功盡棄了。那真的是生死存亡的關頭。”

就在山窮水盡之時,公司所在的余杭區政府“雪中送炭”,1500萬元人民幣的支持給丁列明帶來了希望。“之后,我們又得到了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的支持,才得以啟動Ⅲ期臨床試驗。”接下來,銀行追加了貸款,風投也投入500萬美元。最困難的時刻過去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讓丁列明心驚肉跳的時刻。

“我們Ⅰ期臨床選用的是健康的志願者,主要研究藥物的安全性。II期臨床,我們開始在病人身上試驗,研究藥物的療效。第一批病人最讓我們心驚肉跳。當時5個病人有2人用藥不到10天就死亡了。研究醫生高度警覺,擔心病人死亡是否與藥物不良反應所致,臨床試驗陷入停滯。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病人的真正死因,最好的辦法就是尸解。但病人家屬一般都不同意做尸解。值得慶幸的是,通過解釋溝通,第二例死亡病例的家屬同意尸檢,結果顯示病人是因為彌漫性腫瘤擴散導致的死亡,並非藥物引起的。“大家終於鬆了口氣,同時研究醫生也積累了選擇臨床研究病人的經驗。”回想當時的一切,丁列明仍心有余悸。

“研究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但是,因為高額的投入,每一次錯誤都讓丁列明有切膚之痛。

產業化是創新藥的又一個必過之坎。“藥品的生產規模從實驗室的小規模到量產幾十公斤,涉及到的設備和各種參數完全不一樣。2009年,我們第一次幾十公斤的試產就失敗了。實驗室做出來的藥品正常是白色,但生產出來的卻是一團黑的物質。我們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丁列明說,“中試放大一次的成本就是幾百萬元人民幣。而當時又正是資金最困難的時候。還好,通過反復檢查、驗証,第二次成功了。”

從研發到臨床再到產業化,一路走來,丁列明跌跌撞撞。但是,他從未想過放棄。“也有朋友勸我們,中國的創新藥條件還不成熟,仿制藥錢來得快,干嗎不做仿制藥。我總說,中國不缺仿制藥。在創新藥這條路上,我們已經有了基礎,我們應該發揮我們的作用,做更有意義的事。”

創新:無論何時都需要堅持

自古以來創業之路充滿著艱辛,但披荊斬棘之后摘取的果實最是甜美。

說起一路走來最興奮的時刻,丁列明沒有絲毫猶豫。“為了讓研究結果更有權威性,我們選擇了國內最好的,專家最好的研究單位做臨床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孫燕院士是行業泰斗。Ⅰ、Ⅱ期臨床研究,他是顧問。Ⅲ期臨床研究時,我們有幸請他做領銜研究者。我們的Ⅲ期臨床是直接和同類進口藥做頭對頭的‘雙盲’對照研究,也就是說,在研究過程中,病人、醫生以及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哪個病人用了哪種藥。所以,最后‘揭盲’的那一瞬間很令人期盼。”丁列明說,“研究結果顯示,療效與安全性方面,埃克替尼均優於對照藥。長期以來,該領域都被進口藥壟斷。那一刻,在場的所有人都特別興奮。”

一年后,凱美納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証書,成為中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創新藥。國家“十一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桑國衛院士稱贊凱美納的研制成功,代表中國醫藥行業從仿制到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轉折。時任衛生部部長的陳竺更是將其譽為民生領域的“兩彈一星”。

“做創新藥,貴在堅持。在困難的時候要堅持,在成功的時候更要持之以恆。”丁列明此言來自他的親身經歷,“2011年,就在我們馬上就要拿到新藥証書的時候,一家跨國制藥公司派代表來到公司,出資2.5億美元希望收購我們的研發成果,我們很果斷地拒絕了。”誘惑面前的定力尤為難得。

“做國人用得起的抗癌藥。”這是丁列明與合作伙伴的初衷。凱美納上市時,貝達藥業最終把凱美納的價格定在了同類競爭產品的60%至70%。同時,他們與中國藥促會合作,推出后續免費用藥項目,即連續使用6個月且治療有效的患者,可申請后續免費用藥。截至2017年7月,貝達藥業已累計向4萬多名患者贈藥近240萬盒,市場價值60多億元。

“當年開展贈藥項目,就是為了減輕患者的長期治療的經濟負擔,讓更多的患者用得起、用得上我們自主研發的創新成果。我們算過,迄今為止,我們贈藥約60億元,賣藥40多億元,贈藥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銷售額。用藥時間最長的一名患者是2007年臨床試驗時開始用藥的,直到現在還在用藥。這一方面說明埃克替尼的療效好,另一方面意味著企業的負擔很重。”丁列明說,好消息是今年,凱美瑞終於進入國家醫保目錄,“這樣就能實現病人、企業和國家的共贏”。

在中國做創新藥,困難不少,但是丁列明初心不改。繼凱美納之后,貝達藥業目前共有在研新藥項目20余項,其中7項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3項已經進入Ⅲ期臨床階段。

在創新的道路上,丁列明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責編:實習生、秦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