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海内与海外》
在第十次侨代会上,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联合表彰中国侨界杰出人物和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侨联联合表彰全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中国侨联表彰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
通化有个张大姐
2018年09月17日16:45  来源:中国侨联

2018年8月28日下午,在第十次侨代会记者集体采访会上,国内归侨侨眷工作受到媒体关注。被评为中国侨界十大杰出人物的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侨联工作站负责人张明容表示:“20多年来我在基层一线做侨联工作,我所居住的地区位于长白山脚下,有很多上世纪50到60年代归国的归侨侨眷,我通过为侨服务与当地许多归侨侨眷成为了知心朋友。”有记者问她:“究竟做了多少好事?”她回答:“我为归侨侨眷做的事太多了,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张明容1947年3月出生于朝鲜新义州,1952年回国定居通化,2002年任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侨联工作站站长,二十几年为当地归侨侨眷服务奔走,送温暖、排忧愁、解困难,当地归侨侨眷都亲切地称呼她张大姐。

无私奉献,搭起“温馨之家”

张明容家境清贫,独自拉扯刚上小学的孙女,日常家务、砍柴、买煤、修缮房子等都得靠她一人艰难支撑。然而,生活再困难,也阻挡不了她帮助归侨侨眷的炽热之情。

1993年,张明容自发组织鸭园镇、铁厂镇、五道江镇等三镇五社的归侨侨眷成立鸭园镇侨联工作站。为了方便归侨侨眷活动,她把工作站活动基地设在自己家,领着小孙女住进了狭小的西屋,把宽敞的东屋腾出来,还自费购置了办公座椅及相关书籍,设置了侨法和侨务知识宣传栏。

为建立健全组织名册,她翻山越岭、走街入户,将三镇所有归侨侨眷登记入册,从此,360余名归侨侨眷有了自己温馨的家;张明容定期组织归侨侨眷集中学习侨法侨务知识、传达有关文件,每年组织开展侨法宣传活动,逢节假日组织归侨侨眷开展联谊活动。据统计,她已组织归侨侨眷开展学习、联谊活动60余次,近1800人次参加活动,组织印发侨法宣传单、宣传册近千份,归侨侨眷的政策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升,极大地增强了侨联工作的影响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风雨无阻,“雪中送炭”

为广泛了解侨情,做好为侨服务工作,张明容定期组织召开联络站成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定期深入到归侨侨眷家中走访慰问,全面了解掌握归侨侨眷的生产生活情况。

为在走访时能多驮点慰问物资,她买了一辆加重28自行车,走遍了3镇所有村(组)和社区的每户归侨侨眷家中,每次走访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归侨侨眷,她都用不同的方式送温暖、献爱心,把温暖和关爱送到归侨侨眷心坎里。

张明容处处想着别人,却从来不考虑自己。五道江归侨刘子辉在弥留之际,嘴里还念叨着张大姐。为了让刘子辉体会到亲人在身旁的温暖,张明容用省下来的生活费买肉馅包了10个包子,热乎乎地装进小锅,小锅外面又用棉被包好保温,顶着寒风走了20多里山路送到医院。

不只是刘子辉,附近十里八村的归侨侨眷都知道,只要自己遇到困难,张大姐就会像天使一样来到他们的身边。大牛沟大山顶上住着90多岁的归侨苏有才、曹云芳夫妇。每逢春节前,张明容总要想着给老两口送上过年的米、面、油。尽管只有500多米的山路,但崎岖不平,加上冰雪湿滑,徒手登山都是很困难的,更别说还要带上东西。但这些困难难不倒张明容,她把20斤的面粉分成两袋装,为了不弄脏米、面,她就把米面绑在胸前送上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每次下山,张明容都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回到山脚下。这样,为了给苏有才、曹云芳老两口送去20斤米、20斤面和2桶油,张明荣要上下5次!

四处奔波,排忧解难

多年来,辖区每户归侨侨眷的大事小情,张明容如数家珍。

张明容自搭路费多次往返于社区、二道江区和通化市,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贫困归侨侨眷办理低保18户;为9户归侨侨眷解决危房问题,每次都是把机会给别人,而自己家的房子却是修了又修,补了又补;积极与上级政府部门沟通联系,为特困、下岗的归侨侨眷联系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学习就业技能,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为特困人员办残疾证、申请危房改造,办社保、办医保等,张明容也是积极奔走协调、提供帮助,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了有事有人问,有事有人管。

孤寡老人滕作泰,生活困难,张明容不仅为他办了低保,还长期在生活上为他提供照顾和资助;侨眷吴艳荣丈夫因矿难死亡,独自带领年幼的儿子生活,张明容为她办理了低保,每逢节日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许福财车祸受伤住院,张明容不但到医院看望,还像家人一样照顾在他身边长达一个月……她用这种无私的爱,成为了归侨侨眷心目中的“娘家人”。

省吃俭用,资助无怨无悔

张明容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自己和小孙女的日常开销已是捉襟见肘,而她每个月还要拿出近三分之一的工资帮助归侨侨眷。一次,区侨联和张明容一起走访归侨困难户,走访前到小卖店购买慰问品,就在这时,张明容的小孙女指着一包一元钱的小零食向奶奶要,张明容坚决地回答:“不行”,自己却自掏腰包再为困难户买上一份50多元的慰问品。

省侨联领导到张明容家里慰问送去1000元慰问金。领导刚刚离开,张明容马上用这笔慰问金购买了20多份米、面等慰问品,送到身边的归侨侨眷家中。1000元慰问金不够,她又自己搭进去300多元。这些年来,张明容自掏腰包帮助贫困和残疾归侨侨眷达30余次。

从1996年开始,张明容共资助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8人,她常常告诫孩子们,一定要学好本领,长大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每逢寒暑假,这些孩子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到张大姐家表达感恩之情,都发自内心的称她“张奶奶”。

(本刊记者综合报道,并感谢吉林省侨联提供支持)

链接:

数十年来,张明容在维护侨益、为侨服务、团结凝聚归侨侨眷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受到广大归侨侨眷的信赖和赞扬,得到了国家和省、市侨务部门的认可与好评。2006年,国侨办为鸭园镇侨联颁发了“侨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吉林省侨办将鸭园镇侨联确定为“五五普法学习广角”;2014年,鸭园镇侨联荣获通化市“侨胞之家”荣誉称号,张明容荣获通化市侨联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鸭园镇侨联工作站荣获吉林省“侨胞之家”标兵单位荣誉称号,张明容荣获通化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通化市侨联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在吉林省“2016年度吉林好人”评选活动中获“吉林好人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7月,通化电视台小城故事栏目,播出以归侨张明容感人事迹为主题的纪录片——小城故事之爱的奉献;2017年,张明容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在这次侨联十大上,她被评中国侨界十大杰出人物。

(责编:段晨茜、闫妍)
X